八成中毒因孩子误服
国家卫计委2016年数据显示,中毒已成为我国0至14岁儿童因伤害而死亡的第4大原因,每年超过1500名,且86.4%的中毒发生在家中。“儿童误服药物、家长心急过度给剂量等现象在我院收治的中毒病例中常常出现。”儿医中心门急诊办主任胡肖伟介绍,儿童因药物中毒的前3大原因分别为儿童误服(占81.4%)、成人原因导致误服与过度剂量;1至4岁的年龄组是发生药物中毒最多的年龄段;导致儿童药物中毒的前3类药品为感冒药、精神药物与高血压药物。
在临床上,儿医中心每年都会接诊因过量服用中枢神经镇静药物影响呼吸导致缺氧、呼吸衰竭甚至心跳停止的孩子,对孩子的创伤极大,还有药片卡在喉咙里引起窒息、过量服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等。药剂科主任陈敏玲提醒,家长别以为中毒事件只发生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十几岁已有自主服药能力的青少年也可能遇到不必要的用药危险,比如,曾有一位中学生因一次性补吃了忘吃几天的药而导致剂量过大中毒。
用药应及时求助医生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崔民彦说,与药物相关的儿童中毒是一个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是因为儿童药品有特殊性,如儿童剂型的药品少等,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正确使用药品。然而,本次跟踪调查发现,在0至6岁儿童的家中,药品放置在儿童触手可及的地方仍是普遍现象。“除了预防儿童误服药品,我们还需对剂量的正确使用、家庭中儿童看护者的教育引起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服药都需得到重视,家长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医嘱。如果医嘱与说明书的剂量建议差异过大,应及时咨询医生。”
此外,专家们也呼吁,未来,希望儿童保护盖在药品包装上能更广泛使用,这将能有效控制与降低儿童药物中毒。胡肖伟说,应加快建立高险药品防止儿童开启的保护功能的规定,规范每个家庭药箱的管理,让儿童远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