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稻浪飘香时
残疾伙伴喜丰收
张小小 孙云
  秋高气爽,正是风吹稻浪、稻谷飘香的时节。昨天,在松江区泖丰瓜果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陆巧英正逐个打电话给伙伴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沈大哥,明天我们家收稻子,你来拿点新米啊!”“张阿姐,猕猴桃熟了,早点来尝鲜哦!”挂断电话,她和其他残疾人同伴又一起在场地上忙活起来,晒谷的晒谷,收割的收割,这个松江区首批扶残涉农经济组织之一的合作社迎来了一年中最令人激动的丰收季节。

  2017年8月,为进一步加大农村残疾人综合帮扶力度,提高精准帮扶水平,改善农村残疾人生活状况,松江在各个街镇动员涉农经济组织,落实市府实事项目“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劳动增收”。泖丰瓜果专业合作社成为松江区首批扶残涉农经济组织之一,本身是残疾人的陆巧英带动40名残疾人一起务农。

  1966年出生的陆巧英曾在企业工作,因病致残后回到家中务农,从零学起的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培育出了松江第一批地产猕猴桃,还种植了水稻、蟠桃、葡萄、西瓜、红菱等多个品种的农作物,不少其他区县的团队和个人常来参观学习,她也经常邀请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因此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带头人”。

  泖丰基地位于松江泖港镇曙光村,今年台风频繁,“云雀”登陆时,他们的作物也受到了影响。陆巧英感慨地说:“幸好残疾人伙伴都来帮忙,抢收了一大批刚好成熟的猕猴桃。老沈从早晨5点多赶到,一直到傍晚才走,累坏他了。”陆巧英口中的“老沈”叫沈慰良,体内有3块钢板和27颗钢钉,站久了全身酸痛,但来基地干活从不叫苦,还经常帮忙修理农机。沈慰良说,来基地干活不仅有收入,还能和大伙说说话,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强,所以很乐意来。像他一样想法的残疾人还有很多,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个工作岗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大家都很高兴。

  张小小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公告
   第ZF01版:中缝4-21
上海举行首次医院窗口手语考核
又到稻浪飘香时 残疾伙伴喜丰收
第三届上海市青年 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开幕
教师节,他们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4又到稻浪飘香时
残疾伙伴喜丰收
2018-09-11 2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