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进口博览会是阿斯利康集中展示创新成果的窗口,也是中国“升级”对外开放,带动世界经济的重大机遇。
创新药物参展
“靶向阻断”肿瘤细胞DNA修复路径,从“源头”上杀死癌细胞,对于卵巢癌晚期患者来说,利普卓的出现将延长他们的生存期。“这是首个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PARP抑制剂。”王磊告诉记者,这款今年上市的新药将在进博会上展示,为中国患者带来帮助。
过去十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30%,死亡率增加18%。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几乎无特异性症状,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因此超过七成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而利普卓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研究显示,患者接受每天两次片剂治疗,无进展生存期可以显著延长至19.1个月。
除了进口新药,进口博览会上还将首次展示阿斯利康和珐博进公司合作的、即将在中国首发上市的肾性贫血药物。这是阿斯利康第一个在中国先于欧美上市的本土研发创新药物。
“阿斯利康每年会在中国上市两个左右新药,我们的药品一半在中国生产,一半从英国、瑞典等国家进口。今年上市的利普卓审批速度很快,对于‘救命药’来说,一分钟都不能耽误。”王磊告诉记者,近年来,进口创新药进入中国的进口税、增值税等都在降低,包括部分药检也在加速。去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第三代肺癌靶向药泰瑞沙上市,用时仅7个月。鉴于巨大临床需求,在获批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首批泰瑞沙就完成了相关进口流程,进入中国市场。而在进口博览会上,利普卓、泰瑞沙等一系列创新药物均会展示。
在肿瘤等重症疾病领域,进口药意味着“救命药”,同时也是昂贵的代名词。阿斯利康成为第一个主动响应国家药价谈判的外资企业,易瑞沙降价进入医保,使得患者的月均药品费用从15000元降至7000元。作为易瑞沙的二代药物,泰瑞沙也进入了最新一轮的国家药价谈判名单。
探索智慧医疗
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将多个疾病领域的约30种创新药和6个原研肿瘤药带到中国,在中国累计投入7.5亿美元用于创新药物研发,并推动7个1.1类新药研发。阿斯利康还创造性提出并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国商业创新战略,为中国医患打造端到端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目前多个疾病领域的创新方案已在全国落地实施。
在本次进口博览会上,阿斯利康将重点展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儿童雾化中心、中国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等领先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的背后,是阿斯利康和中国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
今年2月1日和2月2日,阿斯利康先后和腾讯、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前者的内容主要涉及:依托以大数据为驱动的互联网技术,精准打击药品网络制假售假,共同打造网络安全治理新模式;后者的合作方向,则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为驱动,打造智慧健康服务新模式。近期,阿斯利康与阿里健康携手合作的追溯码患者服务平台已开始试运行,与腾讯觅影达成战略合作,将AI影像、数字辅助诊断等新科技引入消化、肿瘤等治疗领域。
“我们不太想做传统的医药企业,既然在中国,这里数字营销、互联网+都做得这么好,我们也想给药品插上翅膀,用物联网收集大数据,用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完成诊疗,让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体现。”王磊表示,“希望这些成功模式也能走出去。所以进口博览会上除了展示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和已经进入中国的创新药物,还包括国内创新药物怎么走到国外去,‘一带一路’也是我们的创新模式走出去并落地的最好机会。”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