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工博会创新发展,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运作,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装备制造类大型国际品牌展之一,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从这届工博会获奖产品看,中国制造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斩获今年工博会创新金奖的“激光小型铯原子钟TA1000”,是我国第一台铯原子钟产品,也是国际上第一台激光小型铯原子钟产品。
铯原子钟是产生国家标准时间的一级原子钟,广泛应用于航天测控、数字通信、金融与证券等国家战略部门,地位举足轻重。而我国铯原子钟的研发却始终受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技术等限制,无法工程化生产,长期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
通过几代人的投入,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子钟研发开始有所突破。2012年,该公司获得科学技术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支持,这也是我国原子钟领域的首个国家级重大专项;去年,铯原子钟完成工程化开发;今年则进一步达到量产水平。
成都天奥电子铯原子钟项目负责人曹远洪介绍说,未来,这一铯原子钟产品将作为时间频率基准,广泛应用于5G通信网络、智能电力同步网、高速轨道交通、无人机地幔测控网等领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这种前沿产品借助工博会这样一个国家级平台,能达到最好的推广效果。”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的金奖展品——“中国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平台”,代表了我国在北斗导航领域核心技术领先水平,通过打造卫星导航“全国一张网”,使得北斗成为全球唯一将高精度服务设施纳入整体工程建设考虑的卫星导航系统。“千寻位置”通过开发各类解决方案,让2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9亿用户都可享受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目前,包括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福特汽车、广汽集团等超40家整车厂商和解决方案商,都在用千寻位置进行自动驾驶研制,搭载千寻位置技术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在2019年实现量产。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随着北斗全球组网步伐不断加快,千寻位置提供的北斗精准时空服务也将实现更广泛应用。今年,千寻位置已启动向海外布局的“天音计划”,以全力打造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中国方案。未来,该服务不仅将面向数十亿自然人,更将面向数百亿甚至上千亿智能终端和无人系统。
从本届工博会看,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展品成为一大亮点。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