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伯当时在浦发银行浦东南路支行柜面,办理一笔金额1万余元的无卡存款业务。柜员在审核了客户填写的凭证后,向他作了“安全四问”提示,老伯显得欲言又止,支支吾吾。见此情形,业务主管上前询问他是否认识收款人,账号是否为安全账户等。此时,老伯掏出一张“电话记录”,上面写着他的儿子被上海某区经侦队关押,需要其向该账户打款后方可释放。接到这一“指令”,他赶紧来银行来办理汇款。
柜面员工顿觉蹊跷,为了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建议老伯先暂缓汇款。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上了辖区民警。辖区民警到场后告知,所谓“汇款后释放”是不符合相关警方办案流程的。在工作人员及民警的耐心劝导下,老伯打消了汇款的念头。事后了解到,这是不法分子实施的一种新诈骗手法,如果没有他人提醒,被骗者往往会被唬住,按骗子的要求进行汇款操作。
本市银行业员工今年以来已成功阻截了多起电信诈骗。据分析,常见的手机诈骗形式有多种:一是诈骗分子通过拨打受害人的手机,以“家中亲属被绑架”名义行骗,制造恐慌情绪,要求立即拿出现金,手机要保持通信状态,在受害人焦虑不安的状态下骗走钱财;另一种是通过拨打受害人的手机,伪装成银行信用卡客服人员,谎称受害人亲属有银行卡欠款,要求立即归还到指定的卡号,并实时通过手机监控。
银行专家特别提示消费者:如果接到任何要求其转账或提供账户信息的电话、短信,千万不可轻信,觉得可疑的话,务必拨打银行、电信等有关单位官方公示的客服热线查询;如果对方声称家人被绑架或受伤,要保持镇定,先核实信息,再见机行事联系警方处理。
谈璎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