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本版列表新闻
~~~——遵守法定原则并非机械解释法律
~~~——遵守法定原则并非机械解释法律
~~~——遵守法定原则并非机械解释法律
~~~——遵守法定原则并非机械解释法律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盗窃“尸骨”是否属盗窃“尸体”?
——遵守法定原则并非机械解释法律
宋宁华
  【案例说法】

  法律的解释应当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但并非要刻板、机械地解释法律。如《刑法》第302条规定,盗窃、侮辱尸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那么,实践中盗窃“尸骨”是否属于盗窃“尸体”呢?

  1999年春节前,村民王某先后3次盗窃了4架尸骨,其中,为给已经死亡的父亲配“冥亲”,将本镇农民徐某之母的尸骨偷走。为出卖尸骨获利,王某还偷走本村村民张某生父3个已亡妻子的尸骨。公诉机关以盗窃尸体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从字面意思看,尸体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的躯体,尸骨是尸体腐烂后留下的骨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在这起案件中,法官认为,应当将尸体的概念作适度扩大,可以是完整的躯体,也可以是尸体的部分、遗骨、骨灰等。因此,王某的行为侵犯了人们正常的丧葬、祭祖活动,行为实质及其危害性与盗窃完整尸体并无不同,应以盗窃尸体罪论处。

  【专家点评】

  法律是高度抽象的产物,在现实社会中具体事件的适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法律方法论》面对社会现实事件,运用一定的方法,把追求公平、正义乃至司法的统一体现到个案中,这是司法界和学界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工程学实现其本身价值的所在。

  中国法官在法学方法论实践理性的基础上,正在形成具有特色的法律方法。通过中国法官的法律思维和法学方法,促进社会认识法官共同体的法律思维,使得裁判规范真正成为人们行动中的行为规范。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匡

  【相关链接】

  《法律方法论》在传统法律方

  法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系统地阐述法律方法的主要内容,在法律史和比较法的基础上对法律方法进行深入解析,并以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为载体,详细阐述中国法官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全书包括法律思维的特性和一般过程、法律方法的历史和比较法考察、法律事实的发现、法律规范的一般理论、法律解释、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法律漏洞的补充与法律续造、利益衡量与评价、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案例的参考方法、案件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服务指南
   第B03版:大势分析
   第B04版:股海淘金
   第B05版:百姓沙龙
   第B06版:投资理念
   第B07版: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给空调外机架绑上“安全链”
西岑检查站截获一杀人凶徒
10级大风吹断缆绳撞船该谁赔?
盗窃“尸骨”是否属盗窃“尸体”?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时事热议A19盗窃“尸骨”是否属盗窃“尸体”? 2012-07-14 2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