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儿子打探来的出国行情,赴日留学需人民币10万元左右,其中一部分是请人担保的费用。这笔钱对于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即便变卖全部家产也远远不够。妻子虽然对儿子的想法很支持,无奈力不从心。可儿子心有不甘,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闹得不可开交。
正在这时,一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学同学获悉后,愿意为我儿子赴日留学担保并办理入学手续。这虽为我省却了部分费用,但剩下的资金仍是个不轻的负担。此时我如若再固执己见,不但会辜负同学的一片好意,也可能会耽误儿子的前程,最终点了头。那时银行不对私人贷款,我只好开口向亲戚朋友借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凑齐。
儿子赴日后,一边努力读书,一边拼命打工。我向人借钱时的无奈神情,成了他发愤求学的动力。在留学的日子里,儿子从对日语一窍不通到后来获得博士学位,经历了极为艰苦的拼搏过程。回国后,如今在某高校任教。
我曾经信奉“无债一身轻”,整天掰着手指过日子,讲究的是量入为出,唯恐支出“豁边”而背债。作为一家之主,常常是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无半点轻松可言。借钱让儿子出国留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该借钱时就借钱,这样就有可能变危机为良机。当然,借钱之前也应深思熟虑,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借钱的正当性和还钱的可能性,这应是借钱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至于为满足某些不正当的享乐,或不顾自己的能力而借钱,盲目追求高消费,我并不赞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后来在楼市低迷时,我才敢于向银行贷款购房,抓住了住房改善的良机。 钱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