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如何让生命更高效
纪达夫
  ◆纪达夫

  如果能多给你三年,你打算怎样利用?用三年时间往返火星,用三年建造许多建筑,用三年取得大学学位……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将退休前的整整三年用于通勤,呆坐在火车、地铁上。

  爱因斯坦或许解决了时间旅行的问题,而我们不能,我们无法做到相对论,我们需要的是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你最近或许见过一些有意思的综合体,它们将住宅、服务式公寓、SOHO、Loft、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楼都组合在一座综合体中。也许规模不大,但它们被称为“工作及生活中心”。是新型生活方式的萌芽。我预测这种新型生活方式将可以应对信息一代要求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工作、生活及休闲中心”将人们聚集起来。

  那么,它是如何运作的?我叫它们“城市枢纽”,它们拥有很高的密度,像迷你型的香港,大量的人群、车流、事件都聚集于此。你在这里工作、生活、进行各种活动。年轻人因为喜欢通达的城市生活而迁居于此,你原本住在某郊区,你搬到城市枢纽,降低了郊区的压力,释放更多的空间建造公园和其他开放空间。因为大家都不用长途跋涉去上班,污染减少,更为可持续,也带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预计城市将发展成为围绕中央商务区而形成的城市枢纽网,这一网络将因中央商务区的通勤压力而自然形成。这些新城区将会成为真正高密度的工作、生活及休闲社区,所有的事件都在这里集中发生,无需大量的通勤。

  而在网络以外的郊区,你将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拥有更多的公园,更加开放,更多可建造学校的空间。就像和上海拥有相同密度的新加坡。

  也许你已经开始期待居住在城市枢纽中,但可能要耐心等等,我们正在规划建造它们。

  但你已经可以看到它们的萌芽,你会认出一些“工作、生活或者工作、生活及休闲社区的图片,其实它们已然存在,只是它们规模不大,但它们正在成长。甚至会有连接建筑之间的架高公园,你不用在路面步行,却可以通过高层的连接设施轻松漫步城市。

  公共天台也因为越来越多相连的建筑屋顶而成为可能。我们的建筑形态变得愈发灵活多变,在各层都可以做到开放且公众化。

  现在尚且欠缺的是将这些整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将这些潜在的元素连接整合,成为真正的新型城市。

  你可能对这样的形式产生兴趣,你会说好吧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么多人、这么多楼该如何处理?能否向我展示它到底会长成什么样?

  你是对的,我们需要更多公共空间,步行道无法承载如此大的人流。所以这样的建筑需要拥有对人群的良好通达性。不是堡垒式的塔楼,它们是可贯穿开放的,地下楼层通过建筑内部连接,2、3层则通过连桥和屋顶连接。

  甚至公园也可整合成为城市枢纽的一部分。香港已有一个连接了20座建筑的公园,它在第四层,距地面30多米,与所连接的建筑形成一整座公园系统。我们可以将城市真正建造成通达而开放。

  随后的五年内,上海将出现这样的城市枢纽,而你的生活也将发生改变。最终当你退休时,你会知道,你并没有浪费那三年。(本文作者为知名建筑师事务所Aedas主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话题
   第A08版:公告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聚焦·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4版:家装专版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展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唤醒都市人沉睡“记忆”
图片新闻
建筑如何让生命更高效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C01建筑如何让生命更高效 2016-02-27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