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顾建平,还得从1975年初夏说起。我的一位朋友褚君陪一个年轻人来我家,说是他表弟,现在黑龙江军垦农场,平时喜欢写毛笔字,这次回沪探亲,特带来向我父亲求教,然后年轻人毕恭毕敬递上他的习字。在后来不多的时日里,他又独自来过几次,很快就回农场去了。他很幸运,回农场后来信把父亲名字写错了,父亲还真是认真回了他一封长信,讲了书法的渊源和入门的要点,顺着他的字体指点临帖的范本,并告诫他切忌流俗。信寄出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这个年轻人就是顾建平。
建平在读小学时就参加书法班,“文革”时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就独自在家练字。1970年上山下乡,16岁的他就去了黑龙江盘古岺农场。每天出工回来,无论有多累,总忘不掉要临上几页字帖。到了冬季天寒地冻,没有农活,他就呆在没有一桌一椅的宿舍里席地练字,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手指冻得僵直连笔也掰不开。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文革”后顶替回沪,单位领导赏识他一手好字,让他脱产教职工书法,多次参加市里和全国书法比赛获得上佳名次。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上图就举办了个人书法展。1993年赴新加坡发展,在海外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汉字形体,探寻其中的趣味,先后在海内外出版语言文字书法著作二十余部,并两度获得全国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年他的个人书法再次在上图展出。
建平初学《史晨碑》,基础夯实后,涉猎魏碑,兼及晋唐。其书趣味中不失厚重,豪放中犹见规矩,乃书家中别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