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创新需要时间考验
连建明
  连建明

  上周,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相关业务引发市场争议,却忽视了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那就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名单。之所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因为私募基金经过10年“野蛮生长”才终于被认可,有了正式的身份。

  国内的私募基金一般称为“阳光私募”,前面加“阳光”两个字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这些私募基金一些信息是公开的,如定期公布净值变化;其二,私募基金地位未被法律认可,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

  国内的金融机构,除了银行,信托、券商、公募基金、保险等都被法律认可,私募基金虽然已经发展了10年,但一直不算金融机构,因为原来的《基金法》中没有私募基金这一条。由于没有正式的名分,私募基金一直走在“灰色地带”,只能通过银行、信托、券商发行产品,法律上以投资顾问的身份出现。

  但是,私募基金在艰难的环境中还是发展得很快,规模快速增长,包括王亚伟等一大批公募基金优秀人才纷纷跳槽到私募基金,最重要的是,10年来大浪淘沙,私募基金没有出现重大风险问题。修改后新《基金法》终于接纳了私募基金,经过10年磨练,私募基金成为金融机构中的一员,可以不用借助其他渠道而独立开展业务了。

  私募基金在海外很平常,在国内可以算金融创新,这10年的历程说明,金融创新需要时间的考验。并非任何金融创新都能成功,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次级抵押债券,次债也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但时间证明带来的是灾难。

  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都是金融创新,由于暴露出一些安全漏洞被央行暂停,不必大惊小怪。1995年的“3·27”事件,导致国债期货这一金融创新被暂停了18年,完善之后的国债期货,去年重启至今就十分平稳。

  所以,对于金融创新,既要鼓励,也要谨慎。金融安全是第一位的,慢一点没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阅读/连载
医患纠纷如何调解?
创新需要时间考验
调查是个技术活
把百姓资金当成宝
西湖二月版贵妃醉酒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财政伦理
美国版评论·随笔A02创新需要时间考验 2014-03-24 2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