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财政伦理
何小手
  何小手

  公共财政伦理话题,在最近两个事件中受到网民的热烈讨论,一个是李娜再获澳网冠军后,湖北省政府奖励80万元人民币;其次是近日发生在山东平度的农民遭烧死事件,目前当地政府已和家属达成协议,将遗体火化,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赔偿”。

  当初湖北省政府奖励李娜一度被视为锦上添花,奖励对于李娜本人意义不大,更深入地看,真正让公众疑虑的是,这种奖励有何依据,奖金来源来自哪?后来湖北方面回应称,“不光是李娜,任何一个世界冠军或全运冠军,都会得到政府奖励”,表示此奖励做法合情合规。其实差异显而易见,在很多人看来,“单飞”的李娜已不在体制内,她的成就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将她视为体制一分子可能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事实上的确有这可能,近日媒体就爆出李娜在吃空饷)。如果李娜已经疏离了体制,那么拿政府财政来给她发奖金,这就涉嫌违反公共财政伦理。

  这种给公众人物随意发奖金的现象其实较少见,公共财政伦理方面的问题更主要表现为,拿公共财政来应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出钱,从而达到安抚当事人、应对事件的目的。由于这些行为较少披露,加上拿钱应对事件的方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甚至它也有着一定的惯性与传统,涉及的是深层次问题,因此很少受到关注。比如在此次平度事件中,目前看来,事件责任归属尚不清晰,地方政府拿钱给家属确实能起到平息事件的作用,只是,这样的行为显然够不上司法意义上的赔偿,一个悖论是,对于外界传言的违规做法,地方政府既予以否认,但同时又以赔偿者角色介入事件,等于是主动承担责任,这在逻辑上说不过去。

  在很多突发事件中,不少地方政府都存在一种“赔偿”冲动,而赔偿协议签得越早,获得的奖励就越多更是普遍规则。不同于民政救济,突发事件中政府部门给出的“赔偿”涉及数额较大,在一些地方政府,这方面的资金数量不可小觑。这种方式能平息事件,维护地方形象,但经常也代替了司法程序,其实对调查事件真相以及后续问责带来了障碍。而公共财政的滥用,在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今天,更是显得格格不入。

  公共财政伦理的讨论,过去主要集中在财政征收环节,税种及征税规则尤甚,由于这方面的工作由国家统筹,财政伦理维护得相对较好。公共财政伦理的另一种体现在如何构建和保证财政的支出,由于预算及预算执行不够严格,不合理花钱、乱花钱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拿钱奖励运动员不合适,花钱消灾现象不仅不值得提倡,相反应该受到抵制,作为公共财政的使用方,政府机构对自身做法是否也应有所修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阅读/连载
医患纠纷如何调解?
创新需要时间考验
调查是个技术活
把百姓资金当成宝
西湖二月版贵妃醉酒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财政伦理
美国版评论·随笔A02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财政伦理 2014-03-24 2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