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拌腰丝”是陕西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西安饭庄的一道招牌菜,因其刀工细致,烹调方法考究,口味独特,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温拌腰丝”中的“温拌”。众所周知,大凡拌菜,一般都采用凉拌的方式,比如:伤心凉粉、夫妻肺片、口水鸡等,而“温拌腰丝”则一反拌菜的传统做法,采用“温拌”的形式,此乃陕西菜独有的技法,它改变了拌菜必“凉”的成规,使人耳目一新,不但风味特殊,而且温馨暖齿。
其实,“温拌”并非今人所创,古已有之,唐朝就有一道非常著名的菜,名叫“羊皮花丝”,乃唐代中书令韦巨源所创,是《烧尾宴》中的一道温拌菜。在唐代,十分流行一种宴会,称为“烧尾宴”。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其菜品非常丰富,可与“满汉全席”媲美。很多人认为,“温拌腰丝”就是从“羊皮花丝”演变而来的。
“温拌腰丝”以猪腰为主料,需要准备的食材有:猪腰子150克、粉丝150克、干木耳15克、莴笋50克、盐3克、香油15克、酱油15克、醋10克、料酒10克、姜3克、大蒜5克、胡椒粉2克、花椒1克。
准备好这些食材后,就可以动手制作了。首先,将腰子撕去皮膜,然后用刀从中间片成两片,除净腰臊;然后再片成0.2厘米厚的薄片,顺着腰身的长度切成细丝;接着将木耳用水发好,择去杂质洗净,切成细丝;莴笋去皮洗净,也切成细丝;粉丝发好,切成25厘米长的段;姜、蒜各切成末;随后,将腰丝放入沸水中,要注意,腰丝不要汆得太老,以免失去脆感,待其伸展开,颜色变白时,就可以捞出。沥干水分,置于碗中,加入盐、料酒、酱油拌匀,装在盘内;将木耳丝、莴笋丝、粉丝用沸水汆过,沥水,装入另一容器内,并加盐、料酒、酱油、醋,搅拌均匀,装在盘内;把拌好的腰丝盖在上面,然后撒上蒜末、姜末、胡椒粉;炒锅置火上,加香油,烧至九成热时投入花椒,待其发黑,捞出花椒,立即泼在蒜末上即成。至此,一道美味的“温拌腰丝”就做出来了。
观其色泽,清新亮丽,褐色的腰丝,青色的莴笋,红色的辣椒,黑色的木耳,金黄色的粉丝,各种颜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倍感舒适。食之,腰丝脆嫩,鲜香爽口,姜香、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互相融合,恰到好处,使其味道浓醇,清爽利口,不失为一道低成本高档次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