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被格莱美形容为“乐坛卓别林”的西班牙鬼才小提琴家艾拉·马利肯首度中国巡演上海站演出将在东方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在日前的乐迷分享会上,马利肯带着他的传家宝——小提琴,分享了他的故事。
马利肯手中的这把提琴既非什么绝世名琴,也谈不上价值不菲,它甚至不是出自大师之手,但却是拯救马利肯一家三代的“恩人”。
琴是马利肯的祖父科里考尔传下来的,由一位老琴匠相赠,祖父当年就是靠这把琴佯装乐团乐手才躲过了屠杀,并穿越战火纷飞的边境,去到黎巴嫩。而马利肯颠沛流离的童年,也是因为有这把琴的陪伴,才度过了战火纷飞的那几年。
“与我们家而言,这把琴如同家传之宝,它保全了我们一家三代。”所以尽管马利肯小时候并不了解自己的天赋,却也被爸爸以挑起家族责任为名“强制”学琴。8岁的马利肯从爸爸手中接过这把琴,在终日拉响警报的时光里,他就在防空洞里淬炼出出神入化的技艺。
学琴并非出自自愿,天赋却是实实在在。马利肯12岁就举办了音乐会,并以最小的年龄被世界顶级音乐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录取,受教于琴坛大师艾尔曼、鲁杰罗·里奇的天才,是当今少数能够完成“帕格尼尼24首幻想曲、尤金·伊萨伊6首奏鸣曲、巴赫无伴奏鸣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之一。
从19岁起,马利肯便斩获德国柏林门德尔松大奖、西班牙潘普洛纳萨拉萨蒂国际小提琴大奖等多个世界重大赛事的奖项。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赞他是“当代乐坛伟大的游吟诗人”;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评价:“你的琴声直刺人心和灵魂的魔力,让我们哭、让我们笑、让我们激动地战栗。”
2016年,马利肯被格莱美提名,颁奖礼上,他被称为“乐坛的卓别林”。对于这样的称呼,马利肯很满意。他说:“音乐是传递情感的符号,你要在演奏中将这份情感表达出来,才能让人们触摸到音乐的感染力。”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