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什么呢?
椰 子
  椰 子

  越是大的楼,电梯越繁忙,基本上要等待的。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到电梯口,很自然的会揿一下门旁边的按钮,或上或下。后来的人,看到按钮亮着,说明已有操作了,有些人会后退一步,或旁侧一步,安心等待,有些人则要伸手再揿一下。都知道揿一下与揿n下效果是一样的,绝不会因为揿的次数多就先停到你这层来,可还是要亲自动手揿一下,好像不手动一下就不算数一样,倒也有事必躬亲的范。一拨拨人过来,都会有人这么揿。电梯来了,进入里面,还有一个揿楼层的程序,照样又是重复的揿。站在控制板旁边的,开门关门的按钮,几乎手指黏在上面,不停地揿。现在的电梯都是智能的感应的,安全起见,开关门会有一段短暂的延迟,然后自动关闭或开启。这本来是很人性化的设计,可是啊,人都急,等不及,总是最后一人的后脚刚进入轿厢或者刚迈出轿厢还没踩稳,关门按钮已经手指揿上去了,以致夹了脚、肩、包什么的事都看到过,自动程序等于空置。

  急什么呢?不过几秒几十秒而已。

  话说欧洲老大楼多,当年都是高级公寓,毕竟岁月无情,里面大多设施已不怎么高级了,比如电梯,还是旧式的多。我们以国内养成的捉急姿态,一进电梯就七手八脚一阵猛揿,然后——然后就不动了。再一阵乱揿,还是岿然不动。只好全体出来,从头再试。如是反复。有时想出来门竟开不开,看着脚下平板与井壁之间的窄缝,不免有点慌神。有时在里面束手无策发呆,电梯又突然动了,完全没有自主权,似乎撞大运的节奏。找大楼管理员吧,布拉格的小伙子唱歌似的乐意效劳,鹿特丹的大叔黑着脸,感觉像是表示:损坏东西要赔滴!痛定思痛,决定老老实实跟在洋人后面,看人家怎么做。人家洋人也实在太淡定,小电梯最多只能塞进四五个人,人家却懒懒散散的也不挤在门口,我们只有站在更后头,才能看人家怎么操作啊。电梯门平时都是锁死的,揿一下门边的开关,等电梯到了还是按兵不动,听到轻轻的哒的一声,锁解开了,才用手拉开门——它不会自动开。门装有阻尼,进入以后谁都是君子不动手,让门自动慢慢关上,直到听到轻轻的一声哒,表明锁住了,才揿一下楼层按钮——只一下,然后都闲闲的等着。程序都是设定好的,该手动的不会自动,是自动的不能手动;一步完成了再下一步,少一步它不动,多一步它也不动,先后秩序错一步更不动。

  我们的错误就在于,等不及关门就按了楼层,看它不动就又急着去揿一下,又揿一下。乱七八糟的指令不合程序,电梯当然宕掉咯,要过一定时间,估计几分钟吧,才能清零错误,恢复初始状态。唉,连几秒都等不及的人民群众,怎么能等上几分钟呢!都怪我们的技术太先进太人性化,人比程序牛,为了让程序服从人性,频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把人惯的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急躁。欧洲的技术是规范化,程序比人牛,人必须服从程序,违反程序就宕机,给你点厉害瞧瞧,下次就不敢了。虽说没有我们的方便——过度的方便未必都是正能量哦——却养成人们按规矩守秩序的好脾气,气定神闲的好风度。日常的生活不是打仗,差几分钟几秒钟应该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吧?该上的总归会上,要下的总归会下,我们都怎么了?急什么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5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一棵树穿墙而出
抗日最后的战地
急什么呢?
捷克,宁静的街,美丽的花
圣彼得堡的钟声
美国版夜光杯A19急什么呢? 2018-01-24 2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