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昨天上午,应勇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有“温度”的词,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暖。
昨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中,不少代表委员为此“点赞”。大家认为,报告涵盖了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内容具体、数据详细,回顾工作务实,谋划未来扎实。报告关于工作的不足,有很大篇幅的描述,涉及到方方面面,不留情,不敷衍。尤其是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及2018年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十九大精神。当然,很多代表委员也在讨论中对于报告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充分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在政协的一些分组,还会看到激烈的观点交锋,委员们参政议政的认真与执着,可见一斑。
但也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昨天在会场内听到有人在议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开设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新建和改建35所幼儿园”的数字太少了,不符合上海应有的能力。还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为孩子进幼儿园操碎了心。
据了解,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上海更是已经建立了覆盖3-6岁的学前教育体系,一个孩子上幼儿园都那么困难,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很显然,这种说法是把上幼儿园与择校混为一谈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所有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而不能脱离实际,空谈奢想,好大喜功。所谓“将心比心”,同样适用于此。
犹记2015年全国两会时,人民日报曾给代表委员们送上过九句“请记得”作为寄语,至今能背出其中的几句:“请记得,少些空话套话,多些诤言良言;少些雷人雷语,多些常识之论;少些土豪做派,多些谦抑之风。”“请记得,你的所作所为,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走向。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代表委员,请拿出你的智慧、勇气与担当!”
作为记者,对这些话深表赞同。跑上海两会多年,一个深切的感受是,近几年,代表委员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言,更扎实、更接地气,雷人雷语少了,调研数据多了。很多想法兼具前瞻性和操作性,从中不难看出代表委员们为之付出的汗水与辛劳。
以政协提案为例,现在的一份提案,必须由“背景情况”、“问题及分析”、“建议”三部分组成。模板式的提案结构,让写提案变得不再是“拍脑袋”就能完成,没有深入的调研和长时间的思考,仅靠一时“灵光一闪”,是无法完成的。
这次两会前,很多媒体报道了政协委员尧金仁的故事。为了写治理道路扬尘的提案,他“吃灰”两个月拿到第一手资料;为了写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减量化的提案,他走进本市徐汇、长宁、普陀、浦东等区8个居民小区,戴上口罩手套,捡看垃圾桶分析一般家庭厨余垃圾成分类别;发现大学生有“被就业”困惑,他两周内连跑4所高校和教育、人社等部门搞清原委;为了弄清当前养老保险改革要破解哪些矛盾,他一年内走进4个社区和5家养老院,遍访50余位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老人……
这样的委员,让人充满敬意。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不调研不发言”。这可以说是道出了代表委员履职的真谛。时代变迁,社会纷繁,诉求多样。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但人民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政协委员代表各自的阶层,但同一个界别,也可能产生利益分歧。要说靠谱的话,建务实之言,就不能为表象所惑,为个人利益所困,而是要通过深入调研,摸清事实,接近真相,寻找解决之道,才能让建言闪耀智慧之光,真正推动城市发展,民生改善。
当前,上海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代表委员来说,调研本就是看家本领。大调研“遇见”两会,与代表委员们携手共进,必将产生更加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对于广大市民百姓来说,无疑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