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一大会址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
|
|
做科技与公众的“架桥人”
汪 炜
市科技工作党委宣传处主任科员
自2010年进入市科技党委工作以来,汪炜始终以坚定的信仰守护宣传阵地,以踏实的作风服务基层,以创新的意识传播科技声音,在科技系统理论学习、科技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科技新闻报道专业性强,容易与公众产生距离。汪炜积极谋划科技宣传的形式创新。她协助领导搭建大科技大宣传平台,建立科技新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开设“科技传播小蝌蚪”微信群,及时分享优质报道,精心组织沙龙、培训等,提升科技宣传干部向公众讲述创新故事的能力。她还多次参与策划市委宣传部“美丽上海在行动”“逐梦新时代”等主题展览,撰写编制各类宣传片,探索科技话语亲和度的改善,展现上海科技创新的时代风貌。 |
|
|
规范综治中心 助力平安上海
陈 浩
市委政法委基层指导处主任科员
陈浩是市委政法委基层指导处干部,10余年来,他有力推动本市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他还筹建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谋划制定全市“雪亮工程”和综治视联网建设方案,参与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元旦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为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上海建设贡献了力量。
陈浩密切联系基层、主动服务基层,认真帮助各级综治部门和市综治委成员单位查找薄弱环节,找准原因、研究对策。他主动加强与相关专业社会组织的联系,制定完善社工薪酬标准体系和职业进阶制度,为深化本市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提供保障。 |
|
|
“穿针引线”在基层 细微之处下功夫
郑 慧
市纪委市监委组织部主任科员
在组织部工作期间,郑慧积极做好各类教育培训工作,服务保障委局领导、市管干部全员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轮训。她配合举办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对全市近千名纪检监察干部分两批开展“纪法衔接”专题业务培训,协助市检察院对652名拟转隶人员开展党纪党规专题培训。她认真做好廉政审核工作,办理中央纪委、市委组织部等廉政审核回复千余人次。
在工作中,郑慧主动靠前,细微之处下功夫,“穿针引线”促使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不断不乱。她熟悉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项业务流程,工作中及时补位。
郑慧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并始终保持积极求索的学习劲头,已取得在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 |
|
|
建立“共享目录” 当好“参谋助手”
彭海涛
市委组织部宣教科技干部处主任科员
进部工作近20年来,彭海涛先后在市委组织部信息中心、信息处和宣教科技干部处工作。他发挥自身工科专业的特长和熟悉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干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对涉及干部信息的维护、查询、统计分析等各项业务需求,做到及时响应、及时回应,为更好开展干部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同时,他注意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干部工作的规律,建立干部工作“共享目录”,做到有迹可寻、有案可查,努力提高干部工作的效率。
作为熟悉处内情况的“老同志”,他能实事求是地讲好处室工作的历史、讲好系统干部的故事,为领导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况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较好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
|
|
让文化设施建设“放心”“舒心”
沈建军
市委宣传部发改办调研员
作为市委宣传部发改办调研员,沈建军为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耗费心血,努力确保近年来各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成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和“舒心工程”,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在沈建军的全程参与推进下,一批重大项目完成竣工投入运营。例如,代表国内最先进的音乐演奏厅的上海交响乐团、展示上海第一人的崧泽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已平稳运营3年以上;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刘海粟美术馆迁建和上海文艺活动中心等已完成竣工、审计等项目收尾工作;国内首个国际性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先后竣工并投入运营等。重视项目建设进程的同时,他也着眼项目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
|
|
处室的“多面手”和“救火队员”
孙 莹
市委统战部工商经济处主任科员
孙莹工作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强,她认真勤勉,刻苦钻研业务,是处室的“多面手”和“救火队员”。她的档案管理等内勤工作一直居于部机关最好之一,工作成绩显著。
2016年至2017年是市区两级工商联换届年,处内人手少、任务重、要求高,孙莹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她参与对口联系区工商联主席和市工商联领导班子人选考察,协助形成换届工作方案并协助做好市工商联换届大会相关事宜,细致核对每一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信息资料,并与各评价单位反复沟通核查有关情况,共完成约2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市级综合评价工作,指导各区完成超过20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为市区两级工商联圆满换届奠定坚实基础。 |
|
|
肩负国有资产监管神圣使命
毛晓薇
市国资委审计监督处主任科员
“作为一名市级机关的年轻党员,肩负着国有资产监管的神圣使命,对党忠诚、为国尽职,秉公执法、一身正气。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着共产党员的形象,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彰显着国徽的庄严,审计报告里的一字一句体现着法制的规范。”这是毛晓薇在市国资委“我与国资共成长”主题宣讲比赛中说的,也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她开拓创新,主持形成审计业务领域的多项工作规范,完善了工作流程。通过审计,她揭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内部控制建设、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领导人员廉政风险。
近年来,毛晓薇在7个经济责任审计、1个专项审计项目中担任主审,发现审计问题164个,提出审计建议106个。 |
|
|
把“终身学习”融入思想和血液
郑秀敏
市教委办公室主任科员
进入机关工作13年来,郑秀敏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她坚持勤学善思,提升理论水平;坚持勤谋善干,提升综合能力;坚持勤做善成,提升党性修养。
为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文件核稿能力,郑秀敏把加强学习、深化思考作为重要支撑点。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的精神融入到每项工作中,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血液中,自觉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个人”。
她带头作表率,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她独立承担完成的《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要素研究》课题报告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机关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参加“我与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共奋进”“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等主题征文活动,并均获一等奖。 |
|
|
让规划项目从“纸上”到“地上”
刘 平
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工作十年间,刘平先后交流到综合规划、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等五个部门和岗位任职,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
在他眼里,凡是政策规划中提出的事项,都要想方设法以项目化方式落地,而不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已。
2016年以来,在他的持续跟踪下,终于将论证6年之久、总投资达80多亿元的国家重型燃气轮机专项及实施主体——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争取到了上海;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总投资60多亿元的蔚来汽车项目落户上海,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在他的多方协调下,难度极大、总投资达200亿元的上汽大众及周边区域升级项目实现有序推进,为传统产业区域改造提升树立了榜样。 |
|
|
在全新工作领域取得开创性成绩
冯玉梅
市社会工作党委归口社会组织
党委纪委书记、机关纪委委员
冯玉梅长期从事纪检工作。她政治坚定,树立良好政工干部形象;理想信念坚定,善于学习钻研;责任心强,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近两年来,根据新的工作需要,组织安排她到两个新的工作岗位。冯玉梅对所承担的工作都取得了开创性的工作成绩。
一是纪检体制改革后,冯玉梅开创性地探索做实主体责任落实路径。党委如何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她凭借多年纪检工作经验,完善了责任落实机制。
二是顺应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开创性地探索脱钩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方法。冯玉梅分别与脱钩涉及到的19个主管部门和48家协会沟通联系,用了半年多时间,逐步理顺各方关系,注重建章立制,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 |
|
|
勤于钻研 忠于职守 勇于担当
赵小艳
市编办综合处主任科员
作为一名专职人事干部,赵小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勤于钻研、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赵小艳对待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比如,为规范市编办干部档案管理,赵小艳以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为契机,对市编办已有干部档案、新进人员档案进行严格审核,按程序补充档案材料近400份;建立完善市编办干部档案查阅审批制度,提高干部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凡进必审、凡提必审”要求,完成新进人员和考察人选档案审核工作,及时做好本办机关工作人员干部任免审批表、工资津补贴年度正常晋升审批表等档案材料制作和归档工作,确保干部档案材料准确、齐全、规范。 |
|
|
做对台工作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袁赛丹
市台办经济处主任科员
对台工作无小事。作为一名对台工作一线干部,袁赛丹注重对台方针政策的学习,时刻关注岛内舆情,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工作中她勇挑重担,为重点、热点涉台活动积极出谋划策。会同市台协会参与2017两岸台企产品展销会的策划组织工作,以及自贸区台湾商品中心的运营协调工作,积极为台企搭建大陆展销平台;参与上海台商“一带一路”甘肃宁夏行组织工作,促成两地6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合作落地;参与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等重大涉台活动的相关会务工作。
袁赛丹敢于创新尝试,她协助处室负责人创设了涉台协调法律顾问团制度,建立了全国首家涉台仲裁中心。自负责涉台青创工作以来,她与台湾青年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为台湾青年来沪发展提供便利。 |
|
|
在喀什奉献2350多个日夜
夏红军
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对口支援一处调研员
夏红军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2003年从部队转业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就一直从事对口支援工作,是对口支援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在负责联系援藏、援三峡、援都江堰市等工作中,他曾16次到高海拔地区的西藏日喀则对接援藏工作,为第三、第四、第五批援藏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了贡献;他曾冒着余震不断,10多次前往四川都江堰,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架设桥梁;他曾不辞辛苦,每年10多次到三峡库区坝区,为移民安稳致富、学子圆梦奔波。
2010年中央启动新一轮援疆后,他积极响应号召,使自己从对口支援工作的后方联络员转变为一线战斗者,一干就是连续二批、八个年头,在喀什热血奉献2350多个日日夜夜,到2017年才结束援疆返沪。 |
|
|
以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每项工作
陈春平
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宣传处(统战处)副调研员
陈春平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她看来,自己就是党委机关的一个窗口,工作中代表的是党委的形象,因此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期间,她脚踏实地、勤勉认真。2017年7月,陈春平从市人大机关调入党委机关工作,工作内容和性质发生很大转变,党委成立不久,很多工作都是一张白纸,需要从零开始。陈春平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新要求,较好开展各项工作。
到党委工作以来,她先后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十三届市政协委员人选推荐提名工作;组织完成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的相关工作;完成系统无党派人士和群众中专业领域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的统计、汇总和报送工作等。 |
|
|
“黄浦江两岸贯通”少不了他的付出
王 健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综合规划处主任科员
王健于2011年正式进入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先后在政策研究室、综合规划处(浦江两岸开发协调处)任职。
在工作中,王健总是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特别是围绕“黄浦江两岸地区45公里贯通工程”这项重大民生工程,他作出积极贡献。王健加大力度协调上粮六库、云峰油库、扬子江码头等部队、企业动迁腾地腾岸线,推动沿线各区段项目落实市重大工程规范要求,推进各项目方案编制、前期审批、工程实施等各个方面按节点要求顺利实施。
抓好工程之余,他还开展两岸开发重大政策研究编制工作,完善公共空间建设标准规范。同时,他聚焦未来品质提升,推动沿线滨江历史建筑保护及示范应用等形成专项研究成果。 |
|
|
科技创新 为“智慧公安”添翼
李 榕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科信科科长
李榕作为刑侦总队科信科科长,在总队整体设备网络运维和50余个系统的运行安全平稳方面尽职尽责,带领全科同志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攻坚克难,提高了总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科信科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研发能力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
在技术研发上,他以市局“智慧公安”建设、“科技强警”理念为契机,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核心,结合市局大环境和总体推进方案,先后组织技术人员研发了“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系统”、“刑侦部门移动视频布控系统”,开展视频结构化技术、案件相关模糊侧面人像处理技术、人员特征动态识别技术等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提升刑侦核心战斗力,不断探索智慧刑侦建设的相关科技应用。 |
|
|
扫描二维码
观更多先进事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