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红色城市成为游客的心头爱?红色旅游产品的哪些新玩法受到了游客欢迎?近期出炉的《2018中国红色旅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盘点了本年度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国内红色旅游游客的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红色旅游正越来越年轻化、智慧化;北京、吉安、上海跻身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三位;红色旅游人均花费为850元左右;红色旅游的高峰期延长,便捷支付、智能导游、社交媒体为红色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年龄层已经从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报告”显示,年轻人对于红色旅游的认同感越来越高,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安排时间的增加,年轻游客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产品,开始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具备丰富意涵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红色旅游吸引,他们在享受旅游的过程中,更能深刻感受历史进步和时代变化。
“报告”指出,国内红色旅游的天数大多在2天左右,旅游平台应顺应未来红色旅游产品的主流趋势,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在个性化的红色旅游产品中积累口碑,赢得游客青睐。
《报告》显示,很多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景区景点引入互联网技术、流行的旅游活动元素,让此前相对单一的被动式参观活动变为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主动探索活动。例如,今年上海红色旅游景区以中共四大为故事背景全新创作剧本,将游客引入“情景体验”;红色旅游线路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形式,带动游客积极性,多方位呈现上海红色基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边上的上海时尚生活新地标——新天地商业区为红色旅游圣地新增了时尚元素。这对年轻的游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突破。通过年轻人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展示,红色文化和历史传承得到了有效的发扬。
本报记者 沈琦华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