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洗脑”
卫蔚
  卫蔚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从球迷盛事变成了全民“洗脑”。是耶非耶难评骘,大约只能留一声叹息。

  世界杯期间,打开各类网购软件,从啤酒瓜子到鸡爪鸭脖,牢牢占据了“首页强推”;这边夜宵打折,那里24小时特快专送。连从不看球的老妈,也在法阿大战时突如其来地问:为啥看球不叫点小龙虾?

  总算解释清楚“小龙虾并不是看球标配”,想静下心来看会儿比赛,从赛前到中场休息,先于国足走入世界杯的中国广告无孔不入地摧残人们的耳朵:“为什么要先上××窝?为什么……”“找工作,直接跟××谈!找工作……”“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三个广告一咏三叹反复重复着“脑残”创意,直想让人找转播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赛罢回归工作,刷微信看朋友圈,陡然发现从时尚到新闻乃至情感、养生类公号,一夜之间都开始为世界杯“代言”:《世界杯,这样的家庭才是人生赢家》《爱他,就去他家乡看看》《世界杯,养生球走一个》……被转载最多的莫过于对球员样貌、身材高大品评的帖子,连从不看球的女同事,也在开赛前拿着某公号文刊载的波兰球星莱万下飞机照片,一脸感叹地说:“今年世界杯德国队很帅啊。”

  今年世界杯,参与制造狂欢的,以互联网行业为最。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不怕被骂、就怕被忘。有热点、有用户的世界杯,正是给全中国人民“洗脑”,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最好机会。毕竟,6月14日世界杯开幕式当天,中国大陆地区共有超过1.28亿观众收看相关节目。四年一度充满仪式感的超级体育IP,有着如此庞大的用户触达量,因此,比球迷更兴奋的,是各类互联网营销者。

  于是,我们看到了非球迷的老太太也以为看球就要吃小龙虾,也看到了肯砸1.65亿人民币买15秒广告反复说三五句话的某旅游网站、招聘网站和网络问答社区,以及那些呕心沥血要把自己和世界杯挂上钩的自媒体写手。

  面对着网络时代“全方位、无死角”的洗脑营销,世界杯对于纯球迷来说,或许开启了一个最烦人的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使命不负新征程 初心无改铸申情
   第A13版:使命不负新征程 初心无改铸申情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伏尔加之波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伏尔加之波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七个不得”堵住国资“出血点”
“机械腿”助力修树工
“洗脑”
多数维修人员操作时“做手脚”
美国版上海新闻A06“洗脑” 2018-07-03 2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