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力推大牌专家出非特需门诊
普通门诊专家看 市民更有获得感
施捷
  市卫生计生委上午表示

  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要按比例控制特需门诊服务规模,即:特需门诊与非特需门诊(包括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采取联动机制,在职专家出特需门诊必须出非特需门诊,正高级职称特需门诊与非特需门诊出诊次数(每1个半天为1次)比例不得高于2∶1,副高级职称不得高于1∶1。

  本报讯 (记者 施捷)本市调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力推医学专家看普通门诊、普通专家门诊,以减轻患者负担,同时确保充足的专科(专家)号源向家庭医生开放,使“1+1+1”社区签约服务居民看三甲医院专科、专家门诊更便捷。 

  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机构门诊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按照国家医改文件要求,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要同比例控制特需门诊服务规模。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同时要求各市级医院贯彻落实医改重点工作要求,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门诊医疗服务。要合理规划和组织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深化MDT门诊服务模式和内容,组织市级医院开展多专科协作的专病整合门诊试点,致力打造“患者不动,医生集中”的一门式门诊服务新模式。

  这一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惠民利民举措,立即得到了各大医院的积极响应。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华东医院等已推出具体落实措施。李兆申院士、夏强教授、李军民教授、赵金忠教授等大牌医学专家则纷纷表示,要不忘医学初心,传递医者爱心,让更多患者看上普通门诊和普通专家门诊,增强市民对医改的获得感。

  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深化家庭医生制度改革,方便市民就诊,市卫生计生委还明确,市级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应根据实际需求,预留“两个50%”的专科(专家)门诊号源向家庭医生开放,对预留资源的管理采取提前预留、动态跟踪、按需调整的方式,满足“1+1+1”签约居民优先就诊与转诊需求。各大医院要推出更多专家号源向家庭医生、社区居民开放,在实践中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告别蜗居40年,阿拉越住越宽敞
习近平结束亚非之行返京
书写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华彩乐章
“双拥(优抚)之家”年内覆盖街镇
会展不一般 机遇不一般
普通门诊专家看 市民更有获得感
真刀真枪比拼 一招一式利落
柬埔寨国会选举人民党再获胜
华信证券降为D类证券公司
报头
美国版一版要闻A01普通门诊专家看 市民更有获得感 2018-07-30 2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