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些高中生家庭
用尽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孩子的求学之路依然充满泥泞与艰辛
在这个温暖的大都市
总有一群在雨夜为他们撑伞的人
带给他们未来的希望
也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善良的种子
小王在高二时和父亲一同遇到车祸,小王受伤住院,父亲因此伤残失去劳动能力,母亲也一时找不到工作。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也给小王的学习之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在市慈善基金会的牵线下,上海市民郭先生和俞女士伸出了援手,通过“手拉手结对助学”项目,在小王考入大学后,第一时间对其及其家庭给予了帮助。在收到助学金后,小王第一时间写下了一封感谢信,向郭先生和俞女士亲手“讲”一句“谢谢”。小王在信中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关心,这让曾经感慨生活残忍的他,不禁想去珍惜眼前拥有的这份温暖、这份幸运。小王明白,“世上从来没有义务般的帮助,每一次的帮助都是他们的善心,我不会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而坚信这是我需要铭记且感激的,值得涌泉相报的恩情。”目前,他正在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社会爱心人士的善心,并想要将他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手拉手月捐助学”项目是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爱心窗口中推出的首个线上月捐众筹项目,将重点为120名本市贫困高中生提供每人每年人民币2500元的学习和生活补助,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1995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启动了“手拉手结对助学”项目,至今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逾2万人,并为每年新增的700名寒门学子提供“手拉手”结对助学。该项目于2007年1月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此次,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推出“手拉手月捐助学”众筹项目,帮助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这群高中生来自或单亲、或因病致贫、或意外致困的低保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一方面努力维持日常的家庭开支,一方面苦苦支撑孩子的高中学习费用。他们需要好心人的帮助来渡过暂时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