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中国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最高军事学府
朱鸿亮 王逸涛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朱鸿亮 王逸涛)国务院新闻办、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采访活动,13日在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举行。来自20余家中外媒体的40余名记者参加了这次活动。

  作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分支机构,每年有来自160个国家的500-600名外军学员在这里就读。这是媒体记者首次进入学院课堂。

  授课伊始,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鼓励在座学员畅所欲言,他表示,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秉持开放、共享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学员发言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国家。

  在主题为《亚太安全形势与中国的亚太安全政策》的公开课上,徐辉阐述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政策。

  公开课结束后,徐辉和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孟祥青、梁芳,接受了中外媒体记者的采访。

  在回答关于亚太地区安全忧虑的问题时,徐辉说,解决之道就是沟通与合作,“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以相互信任并照顾对方利益的方式共同合作,亚洲和世界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徐辉举例讲述了沟通的重要作用。他说,学员们带着各自的观点与立场来到中国学习,毕业后很多人都成了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缩影。

  会场上,不少国外媒体的记者对有机会近距离采访中国军事专家表现出很大兴趣,纷纷对组织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据介绍,这次活动主要是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等理念,反映中国军队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军队也从一支聚焦自身发展的军队,发展成开放透明、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军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说:“40年前,很难想象中国军队会参与国际维和、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40年后的今天,很难想象这些国际实践活动中会没有中国军队的身影。”

  孟祥青说:“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引发了许多关注和议论。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海外维和、护航还是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国所有的海外军事行动,带去的都不是威胁和战争,而是安全红利,或者说是公共安全产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11月份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最高军事学府
“百名红通人员”蒋雷回国投案
广告
美国版中国新闻·广告A11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最高军事学府 2018-12-14 2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