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月二三事
陈丹燕
  陈丹燕

  旅行中的一张书桌

  夜晚的书,旅行中的书桌,陌生的木纹,却有着我熟悉的直立圆柱的桌脚,笔直向下时,桌腿渐渐变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东欧家具风格。这却给了我深深的,重返少年时代的熟悉感。

  在上海,我的少年时代,这种家具的式样曾经非常时髦,被称为捷克式。上海追求时髦的青年,在封闭的年代里向往大千世界的青年,私下流传着捷克式家具的图纸,自己动手做这样的家具,而我的小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个时髦而手巧的青年,他自己做了一套捷克式沙发椅和茶几,自己组装了一台老式的磁盘录音机。如今,我在贝尔格莱德的短租公寓里拥有这样一张桌子,一把四方平正的沙发椅,它不偏不倚地正如我小哥哥当年做的式样,而他已经过世了。

  这些别人家的旧家具,给了我一种奇异的熟悉感受,就好像回到我少年时代小哥哥的房间。

  人的内心世界,有时好像冰箱一样,保鲜着记忆中许多细枝末节。当我安静下来,特别是独自度过旅行中的漫长夜晚时,内在的世界总能突然盛放,像突然强烈起来的温暖阳光里,毫无节制地盛开的满树樱花那样。经历过的万物都在。就像风只要轻轻摇动一下樱树的树枝,千朵万朵就争先碎落下来,简直不能收拾。

  独自度过漫长旅行中的夜晚,最好的,就是能轻易走到平时紧闭的内心世界里,去串个门。夜晚变得很长,时间剩下很多,都留给自己,好像漫长的散步。

  我还保留着大学时代的习惯,用卡片抄写的习惯。在一张卡片上抄写:

  帕维奇《哈扎尔辞典》,1985年出版于Prosveta(普洛斯维塔出版社):

  是什么照亮了我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紧闭着眼睛所做的梦?是对已经不再存在的对白昼的光的追忆,还是我们从明天的白昼那里过去的未来的光,虽然天还没有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秋魂
春风(中国画 138×68cm)
明月二三事
向往铫子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
书法
茶亭、客栈和“字纸亭”
冬晨华山画画
美国版夜光杯A21明月二三事 2018-12-21 2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