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
杨秉辉
  杨秉辉

  高血压病如今患者甚众,而且大多并无不适,所以也很有些患者不以为然,甚至以为老年人血压高些是难免的。因为“不以为然”,故尔也不认真治疗,以致我国的高血压病控制率甚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高血压病的控制率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就高了。

  我国高血病的控制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普及不够,民众对高血压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没有得到澄清。

  人们对这高血压病在认识上常有些误区:

  首先,高血压病不一定有症状,而且常常并无症状。人们常常把症状看成是疾病,吃了不清洁的东西、拉肚子是为了排出这些有害之物;气管里有了痰、会咳嗽,是为了把它排出体外,这些拉肚子、咳嗽其实都不是病,但人们常常会寻求医疗。而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类却常因并无症状而被忽视。有人认为高血压应有头昏的症状,其实,当血压急剧升高时或许可有头昏、头涨的症状,但若为持续升高的血压,病人因为适应了高血压的状况,一般皆无此类不适。但没有症状不等于没病,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肾功能障碍往往悄悄来袭,故有人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实在是十分形象的。

  其次,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其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治疗务求达标。一些患者由于治疗不规范、不认真,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多年,因无明显症状,便自以为是病情“稳定”。实则高血压持续时间越久,心、脑、肾等重要噐官的损伤便越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为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目标便是将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虽然近年亦有提到对高龄老人而言,降压降到150/90毫米汞柱亦可,但对患有糖尿病、家族中有早发心脑血管病者等,则仍应以140/90毫米汞柱为降压的目标,对中青年患者有人甚至提出应降至120/80毫米汞柱这个“理想血压”才好。

  再次,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不可能被根治,为了预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需要持续终身的治疗。正因为如此,服用抗高血压药无所谓“疗程”,亦不必担心久用发生“耐药性”。因为若久服即“耐药”的药,即不可能成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高血压需要持续终身的治疗,如血压控制良好,可以在密切观察下酌减药量,但不宜停药,以免血压波动过大,带来心血管病的风险。

  还有,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行为病”,持续地精神紧张状态、盐摄入过多、过度肥胖、嗜烟、酗酒等皆是高血压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治疗高血压病亦必须纠正这些不良生活行为,不然将难望疗效。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民众头号健康杀手,为预防心脑血管病,提高民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治疗并长期控制高血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秋魂
春风(中国画 138×68cm)
明月二三事
向往铫子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
书法
茶亭、客栈和“字纸亭”
冬晨华山画画
美国版夜光杯A21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 2018-12-21 2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