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为公交客伤保个险
曹刚
  曹刚

  不久前,一名52岁女乘客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批捕。她本月初在783路坐过站后与驾驶员起争执,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撞上左前方工程车,还好车速不快,无人受伤。同样是本月初,一名63岁男乘客被刑拘,他刷交通卡时与134路驾驶员发生口角,推搡对方致两车碰擦,所幸无人受伤。

  如何遏止公交车上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乘客安全乘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引发广泛关注。连续两起事故背后,还有另一隐患,由于无人受伤,暂未引起足够重视——公交乘客的老龄化趋势正越来越明显,客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

  在公交行业工作几十年的刘天林,讲述了两个驾驶员朋友的故事。

  971路一名驾驶员因避让一辆乱穿马路的电瓶车而急刹,致使一名老年女乘客摔落座位。他陪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经警方调解,做出适当赔偿。不料3周后,乘客又到车队投诉,称身上疼,索要更多补偿。

  一名980路驾驶员行至东方路龙阳路时,3名老年乘客有说有笑上了车,并倚靠在扶手旁。他多次提醒“拉紧扶手”,她们却没放在心上。结果在路口遇红灯,他轻踩刹车,其中一人还是跌倒在地,造成轻微客伤。

  分析客伤事故,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乘客缺乏安全意识,有的只顾看手机,忘了拉扶手;有的图方便靠在扶杆上;还有一些老年人上车后频繁调换座位。二是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出站时匆匆起步,不顾及还未坐好站稳的乘客;行驶中离前车太近,结果刹车不及,致车内“人仰马翻”,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受伤。

  车厢出格行为会得到法律制裁,但车内客伤仍让不少驾驶员心有余悸。随着本市公交老年乘客日益增加,一些意外在所难免。为了降低事故后续影响,很有必要尽快建立公交客伤保险机制。目前对待客伤事故,一般按交通事故处理,驾驶员在赔偿时经常感觉力不从心。期待保险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深入调研,适时出台公交客伤事故保险办法,减轻驾驶员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安心地为乘客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崇明天然气输送再增“大动脉”
冰箱贴带你“阅读”万国建筑群
为公交客伤保个险
上海国际健康街区落户张江科学城
广告
广告
美国版上海新闻A06为公交客伤保个险 2018-12-21 2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