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头看 庆幸自己坚持了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朱渊
■ 王健女儿 主办方供图
  在音乐会之后,本报记者与王健聊了聊音乐与人生。

  记者:昨晚演出后,余隆在台上分享了您幼时学琴趣事。说小时候,总见王爸爸背着大提琴气宇轩昂地走在前面,而你则耷拉着脑袋跟在后面……

  王健:没有人天生就是演奏家,谁都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尽管我从小就对音乐十分敏感,但也要忍受学琴过程中的孤单,如今回头看,最庆幸两个字——坚持。对一个真正的音乐人来说,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小时候时常被关在屋子里一个人练琴,虽然很孤独,但全身心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内心很丰盈。我相信,孤独的灵魂才有创造力。

  记者:现在中国有那么多的琴童,也大力提倡美育,会让心爱的小女儿也学大提琴吗?

  王健:我现在真说不好,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我可不会轻易“上当”。我想跟所有琴童家长们分享的就是: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想靠音乐成名和富有,那成功的概率要比去好莱坞成为影星的概率还要小。对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对美的追求,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而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记者: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长达百年,中国则刚刚起步,现在有种世界普遍看好中国古典乐市场、觉得是未来古典乐的希望所在,您怎么看?

  王健:确实,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从没有音乐市场到成为世界最为瞩目的国际市场之一,中国年轻人对古典音乐的热爱,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的同龄人,这都为古典音乐的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潜力。事实上,现在任何一家世界性古典乐推广机构,都不可能错过上海、错过中国。无论是音乐会的受众还是古典唱片的销量,中国古典乐市场,都将是未来世界的焦点。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都市小区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26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27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28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29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0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1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2版:2018分裂与重塑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四十本图书 二十部纪录片反映时代变迁
50岁寿星王健送大礼
回头看 庆幸自己坚持了
40年后,他们真成了音乐大师
美国版文娱/文体新闻A18回头看 庆幸自己坚持了 2018-12-27 2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