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资讯
     
本版列表新闻
低价竞争导致维保形同虚设~~~
低价竞争导致维保形同虚设~~~
低价竞争导致维保形同虚设~~~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价竞争导致维保形同虚设
透视“电梯门”背后的隐患
记者 颜静燕 实习生 钱华铃
  □记者  颜静燕  实习生  钱华铃

  4月10日发生的环球金融中心电梯突发故障事件令不少白领心有余悸,殊不知,除了商务楼电梯,住宅电梯也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据统计,仅2011年上海就发生电梯事故5起,死亡6人。在这些电梯事故频繁发生的同时,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逐渐地凸显出来。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和服务质量能否符合要求呢?

  维保质量影响运行安全

  在这些电梯事故频繁发生的同时,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正在逐渐凸显。据2011年统计显示,目前上海电梯总量已达14.1万台,其中客运电梯有10.1万台。而全市目前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数量就达到了12500台,5年后,预计梯龄15年以上的电梯将占电梯总数的1/4,电梯随梯龄增加将逐步进入故障高发期。因此,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成为电梯安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据了解,本市质监部门曾在去年对全市258家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评价,同时,对本市75000余台在用电梯的维保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从检查评价结果看,大部分维保单位能够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及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但也发现一些维保单位存在质量体系运转不正常、人员与业务量不匹配、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电梯维修保养自检工作不落实、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此外还有32家维保单位被列入了“黑名单”。 

  低廉价格导致成本压缩 

  据了解,在日常检查中,电梯维保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物业为了减少资金输出而倾向于选择报价超低的第三方维保公司,而低廉的价格往往导致成本大幅压缩,零件更换不及时。与此同时,相关电梯维保的工人普遍资质不够,甚至不具备操作技能,使维保流于形式,甚至根本都没有维保。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上海共发生各类电梯事故18起,造成15人死亡,而这18起事故多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所致,且90%以上是作业技能薄弱、法规意识欠缺的外来维修工。 

  针对本市目前存在的部分高层居民住宅电梯老化、电梯维保存在空白、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究竟有何解决良策?电梯维保究竟该由谁来牵头解决?本报还将持续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生活资讯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第10版:业主周刊
   第11版:业主周刊
   第12版:生活资讯
   第13版:3C资讯
   第14版:汽车社区
   第15版:汽车社区
   第16版:汽车社区
透视“电梯门”背后的隐患
32家电梯维保单位“黑榜”题名
广告
社区版生活资讯03透视“电梯门”背后的隐患 2012-04-25 2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