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达克、谭静雪(复旦大学)张萌贤 陈薪宇 朱金怡(上海交通大学)阮洁茹(上海大学)
新学期伊始,各高校社团招新火热进行中,朵朵社团之花竞相争奇斗妍。除了熟悉的学术类、公益类、体育类社团,近些年还冒出了饮食文化、居家礼仪、自然气象、文化艺术等多种社团,令人耳目一新。“百团大战”激战正酣,老生的激情热血一览无余,新生的好奇自信尽收眼底。跟我们一起盘点上海部分高校的“奇葩”社团,看看现在的大学生活,到底有多么丰富多彩。
学会生活
“素食文化协会” 追求谦和的生活态度
2002年,复旦校园里的素食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素食文化协会”,这是本市各高校中第一个提倡素食文化的学生社团。
短短3年,素食文化协会便从一个边缘社团成长为学校三星级精品社团。社员人数从初期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以百计,素食主义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人了解、认同并践行。
素食主义,不仅意味着一种吃素的饮食习惯,更是一种谦和的生活态度。复旦“素协”今年加大招新力度,在“百团大战”中吸纳了不少新生力量,其中近半数是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的同学。
“素协”计划今年带领会员举办素食DIY,走出校园品尝素食,还将与其他社团合作,举办素食美食节,让更多人体会素食带来的健康快乐。
“宜家社” 精致温馨的女生之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12年前,“宜家社”成立,现已发展成为复旦最大的女生社团,社员300余人。这里有面向全校的大型课堂,也有20-30人的精品小班。
护肤班、美妆班及服装搭配课堂,包含最实用的时尚信息。女生们分享制作甜品的喜悦,把思考、爱和感恩融进小小甜品。走出大学校园,忙碌打拼之余,在某个温暖阳光的午后,画着淡雅妆容,用心做一款甜点,当甜蜜融化在舌尖,“宜家女”灿若桃花的笑容,是“宜家社”最美的回馈。
常规活动:招牌甜品班、氤氲咖啡班、炫彩美妆班、巧做手工班等。
特色活动:服装搭配课堂、珠宝鉴赏课堂、编织班、插花班等。
帮你圆梦
“建筑艺术协会” 圆复旦一个“建筑梦”
在没有设立建筑系的复旦,“百团大战”展桌上,几件木质建筑工艺品横空出世,特别夺人眼球。“建筑艺术协会”致力于打造复旦人自己的建筑艺术平台,以复旦人的视角看待建筑;他们不仅关注建筑形态本身,更关注建筑的存在方式,以及在建筑下人们的生活;这其中包含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众多领域,他们将致力于探索建筑和其他领域的关系。
在学术探索方面,协会多次举办建筑讲座,邀请过邢同和、阮仪三等著名建筑师来学校演讲,通过教授们的讲解,使社员们对建筑艺术产生更深的认识。协会定期举行多样的建筑手工制作活动,如纸模教室、建筑搭造等,社员们可以将自己的建筑灵感付诸实施,提升动手能力。
“红娘部落” 帮你找个有缘人
针对大学生“找对象难”的问题,上海大学“红娘部落”应运而生。本着“自愿加入、自由恋爱、信息保密、谢绝娱乐”的原则,为同学们搭建相识、相知的平台。协会的宗旨是:承接友谊,传递温暖,分享幸福。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单纯的“相亲”社团,红娘部落还会不定期开展一系列美食分享活动,希望在“吃”中增进异性感情,结识同为“吃货”的有缘人。
贴近自然
“翼缘社” 观鸟,因为爱自然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所在地,也是鸟类居住和迁徙的重要地点。这里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留鸟、迁徙候鸟与各种滩涂生物在这里快乐生活,可以说是一个观鸟的绝佳城市。
复旦离吴淞口不远,拥有很好的观鸟地理位置。今年,爱鸟的学生们汇聚在一起,成立了“翼缘社”。这是复旦第一个以野生动物(鸟类)观察为活动核心的社团。
“翼缘社”致力于在大学生中推广观鸟活动。所谓“观鸟”,是指利用望远镜等设备观察鸟类的一种户外活动,它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不能影响野生鸟类的正常生活。身处繁华的大都市,“翼缘社”带领年轻人们贴近自然,关注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
常规活动:校园/公园观鸟(隔周一次,江湾、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等),自然科普讲座(隔周一次)。
“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协会” 爱生活,爱“肉肉”
上海交通大学“肉协”,协会名字和关注的对象一样“萌萌哒”。肉肉的、粉粉的、萌萌的“小肉肉”,让许多人深深地陷入了它的温柔漩涡。今年,“多肉协会”在交大生根发芽、可爱成长。
“肉协”成立至今,成功举办了多肉植物拼盘大赛、叶插大赛,推出的“了解多肉植物点点滴滴课程”,更是深得同学好评。协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大棚,用心经营大家的小小爱好,小心呵护着一株株“小肉肉”。在偌大的交大校园里,许多会员幸福地拥有一株小小的生命。爱生活,爱“肉肉”。
好好学习
“牛马读书社”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牛马来啦!上海交大“牛马读书社”?这里的“牛马”,既不是牛,也不是马,他们“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从数理化到文史哲,从三坟五典到西域南海,都逃不出他们的视野。牛马,意为风——气——呼吸——生命——精神。《尚书》有云:“马牛其风。牛马其庶几乎?”
“牛马读书社”是文理科交叉读书研究会,也是不同学科相互学习的平台。成员以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以书会友,文理碰撞,感性召唤与理性指引,或许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起床协会” 摆脱学渣,争做学霸
上海大学“起床协会”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深入群众,从根本上团结本校众多‘起床困难户’。”每天有专人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提供VIP般的“叫醒服务”,秉承着“早起学习,结伴晨跑,摆脱学渣,争做学霸”的精神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