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我是来自上海交大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四班的陈基施展,闲暇之余喜欢看小说、电影,偶尔写写随笔杂文。进入临床学习阶段之后,这一爱好也没有因繁忙而中断,因为我觉得医生既要掌握冰冷的知识,也要拥有温暖的情怀。一年半前,我萌生出把我所想到的一些东西画出来的想法,因为相比抽象的文字,生动搞笑的漫画更为大家所接受,于是开始自学数位板绘画。
开始画《陈闪闪系列漫画》之时,正巧实习开始不久,原来真正的实习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因此决定以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实习经历为故事蓝本,用或幽默或温馨的漫画方式来记录未来一代名医们最初的模样,供大家回味一路走来的路,也让后来者们看到——原来,挫败的你并不孤单;原来,知了最后飞越了太平洋。
又到金秋九月,期盼已久、一年一度的本科生推免(即“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正式拉开大幕,对奋战了四年的莘莘学子而言,获得推免资格不仅是对自己本科阶段拼搏努力的认可,也是走向更高学术平台、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跳板”。浩浩荡荡的保研大军中,医学生推免工作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由于医疗行业普遍高学历要求,本科毕业读研似乎成为医学生的不二之选。2013年新浪网一项调查显示,在应届毕业生中,有90.7%的本科生选择毕业后继续读研,而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中,71.3%是通过推免途径入学的。不过,保研的未知因素,如政策的走向、学校/医院的选择、导师的联系等,使得保研不仅是一项“力气活”——需要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是一项“技术活”——充分的准备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期《小医生笔记》,我们就来聊聊“保研那些事儿”。
选准方向不可无
每到保研季,让医学生头疼的并不是能否拿到保研资格,而是拿到了资格之后该选什么专业。面对琳琅满目的科室类别和研究方向,从考研大军中斜刺杀出的佼佼者们却往往感到无所适从。2013年,《医学界》杂志曾经对本科生做过一项网络调查,当被问到“哪些因素在你选择专业时最优先考虑”时,66.1%的受访者选择了“兴趣和爱好”,22.7%选择了“经济和地位”,10.1%选择了“工作轻松,个人支配时间多”,只有1.1%选择了“学科的重要性”。结果中不难看出,医学生普遍以现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规划,“学医本来就很苦,所以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亚专科甚是重要,因为你不太可能在一条自己不喜欢的道路上走得太远。”2007级、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波学长这样说道。在被问到最关键的“你最愿意选择哪个科室”时,男女生的选择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男生中,骨科以57.9%的比例高居榜首,而内分泌和神经内科分别以33.1%和30.5%位居“女生心仪科室”的前两名;“相比较而言,骨科在医院各科室中收入相对较高,并且外科也比较符合男生爱动手的特点;而内科可能由于比较轻松而颇受女生青睐”,2007级、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邓国英学长分析道,“不管选择什么,‘谋定而后动’,选准方向无论在保研还是在将来工作时都是最重要的。”
选择导师很重要
在医学院校中,“大博导”和“小硕导”之争早已司空见惯,在“如何选择导师、选择什么样的导师”问题上一直众说纷纭。“博导往往能够提供更大、更高的平台,带来更多的机遇,毕业后找工作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利,而且从与导师的交流中可以获得专家级的见解和意见,对自己职业生涯帮助会很大。”刚刚获得保研资格的山东大学医学院2010级李宗泽同学这样说道,“但美中不足的是,博导往往是科室主任或者学术带头人,平日里各种事务比较繁忙,见面的机会可能比较少。”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因此报考学生数量少于招生导师的数量已经屡见不鲜,在没有选择限制的高校(中山、复旦等学校规定博导不能招收硕士),保研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名气大的博士生导师(俗称“牛导”),而硕士生导师往往面临无人报考的尴尬局面,“其实选择硕导好处也有很多,硕导往往每周都能够和学生见面,听取学生的工作汇报并及时予以指导,还可以‘手把手’传授临床知识和手术技巧等,这样可以实实在在学到很多知识,”2009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鹏学长风趣地告诉我们,“我值班时就跟我的导师是上下铺。”
自身定位不可少
“选择学校/医院也好,选择导师也好,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找好自己的定位——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这样才有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栋老师这样解读,“不少同学选择了外科,却为手术繁忙而苦恼,希望能有多一点的自由时间;也有同学选择了临床型研究生,却因为整天跟急躁的患者打交道而闷闷不乐;所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保研也好,考研也罢,都是如此。”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他们对于各个专业以及医生这一职业的看法往往跟临床一线的医生有很大差别,这就导致了将来在选择专业时很可能跟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接不上。“他们是学生嘛,对自身定位不清难以避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教学秘书刘俊老师接受采访时说,“想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要通过临床实践来了解自己,清楚哪些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是自己应该避免的。除此之外,还要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必要时询问本科室医生的看法;又不能道听途说,有机会的话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到自己喜欢的科室中轮转,获得对这一专业的真实感受,防止自己选好之后追悔莫及。”
相关链接
推免,全称“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俗称“保研”。2014年8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规定今年起,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推荐阶段招生单位不得进行与考生签订接收录取协议等工作。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所有推免生均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自主多次平行报考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所有推荐高校和招生单位均应按规定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推荐及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