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揭晓,东华大学国旗护卫队是唯一当选的学生团队。
他们,承担着守护国旗的神圣使命,在东华大学校园里,留下了追逐梦想的足迹。他们气宇轩昂地护卫着国旗,整齐划一地踢着正步,无懈可击地完成每一项任务。2003年以来,东华大学国旗护卫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队员们经历磨练、摔打、蜕变……在3平方米的国旗上镌刻下火红的青春。
国旗护卫队成员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一遍遍练习,直到随时喊个口令都能把动作做好。这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团体,许多队员在训练结束后为自己“加餐”。动作不标准,军姿站不稳,便一次又一次重复。建队以来,他们创造了2000余次升降旗零失误的奇迹,传奇仍在延续。
默默传递爱国之心
“我从小就怀揣军人梦,有幸加入国旗护卫队后,一开始只想着光鲜与荣耀,后来发现,这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信息学院2011级本科生、第十届国旗护卫队队长张英兵回忆说,“日复一日的升降旗很枯燥,内心也有过动摇,但既然选择了这支队伍,就要担负起责任,所以我一直坚持到了大四。”
现任国旗护卫队队长、大二学生王延昭说,自己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为国家做点事。他大一时加入了多个社团,在国旗护卫队找到了归属感,他觉得这个团队“每个人心都很齐”。
从小学到高中的国旗班经验,使王延昭对国旗护卫队多了一份亲切感。“我一直认为,这是我进入大学后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他坚定地说,“现在很多人觉得90后不怎么爱国,但我想说,许多同龄人的爱国情怀是内敛的,就像国旗护卫队的同学,在默默传递爱国之心。”
一年级本科生陈宇说,加入国旗护卫队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圆一个军人梦。“进入东华大学之后,这是我唯一一个在校内主动选择的社团组织。”
男女训练同一标准
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主旗手缓缓拉动旗绳,护旗手向空中漂亮地抛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东华大学上空冉冉升起……去年5月13日,在东华大学校运会开幕式上,国旗护卫队身着崭新的军装出场,个个斗志昂扬,一个多月起早摸黑的集训,就是为了这庄严的一刻。
此时,在操场跑道外的树荫下,站着一名“掉队”的国旗护卫队女队员,身着军装、以标准军姿站立,虽然一脸落寞,但视线始终没有离开那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
她就是人文学院11级本科生张梦楠,原来应该站在护旗方阵中,踏着苦练许久的标准步伐,却因为突发事件而错过了队列表演——室友清晨突然昏厥,她在旁悉心照顾,赶到体育场时,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这场期待已久的升旗仪式。
“我没有掉队,我用同样的军姿陪大家一起完成了开幕式,相信他们能感受到我在身后默默支持的力量。”像这样的女队员,国旗护卫队中还有不少。“训练无特权,男女一个样。就拿踢正步来说,腿要统一离地30厘米,训练中不管腿多麻,也必须咬牙坚持,我们女同胞一样能扛得下来!”入队四年的张梦楠自豪地说。
直面枯燥不惧雾霾
据说在东华大学,当你清晨从沉睡中醒来,拭去窗上的雾气,第一眼看到的有两样东西:蒙蒙亮的天,和飘扬的五星红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寒假里,当大多数同学还在享受悠闲假期时,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已经提前回校,开始强化训练。
2013年12月,上海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没有一个队员因为天气恶劣而退缩。“那一段日子真的很苦,队员带着口罩转移到体育馆,继续训练。”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柴煜说。
国旗护卫队的成员们常常需要加练。站军姿、定臂、端腿、一步一动、一步两动、步伐转换,动作非常枯燥。“每当觉得枯燥的时候,就会问自己做得够不够好,需不需要再练。”夕阳余晖下,他们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越来越长,但反复练习还远未结束。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正如冰心笔下的“花儿”一样,他们的帅气和整齐令人惊艳,又有多少人知道,荣耀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定臂、端腿、甩旗……
爱岗奉献回报社会
在国旗护卫队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张英兵觉得,自己比以前更积极,也更敢于担当,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延昭说:“在这个温暖集体里,我学会了更全面地考虑事情。”陈宇则坦言,学到最多的,是坚持和奉献。他举例说,“抬旗的工作需要4个人完成,若有人缺勤一次,抬旗训练就没法继续,所以我们都会选择坚持。”
第一届国旗护卫队队员王乔松,如今已成为东华大学信息学院的一名优秀辅导员,获评“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与国旗护卫队共同成长的这12年,让我学会奉献与责任。”
“一批批队员从这里光荣‘退役’,他们将责任与理想化作对工作的热爱和尽职,继续发扬国旗护卫队的精神。”国旗护卫队现任指导老师、信息学院专职辅导员柴煜说。
【相关链接】
2003年10月23日,首批学生刚入驻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升起。东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第一届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宋德军回忆说:“在崭新的校园升起国旗,师生们都很激动,既是弘扬爱国精神,又能凝聚人心。”
从那天开始,这支由信息学院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承担起了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升降旗的任务。12年来,每周一到周五,7时升旗,17时降旗,国旗护卫队伴随着校区的建设与发展一路走来,不断壮大,成员从最初的35人增加到现在的450余人,队伍规模也从一所学院覆盖至松江校区十个学院。
国旗护卫队由仪仗队和团支部组成。仪仗队下辖4个分队,负责日常升降旗;团支部设宣传部和组织部,宣传部负责线上平台的推广及各类宣传品的制作,组织部则负责国旗护卫队的考勤以及奖惩等。
【笔者手记】
坚守的意义
采访前,随机做了一个小调查。说说对国旗护卫队的印象,除了“庄严”之类的词以外,许多同学的回答是“默默无闻”“不怎么了解”“没什么感触”。以前只是远远地看到操场上有一抹绿,在旗台下有一群挺如白杨的身影,却不知道一个姿势的定格需要多大的坚持与毅力。
走近国旗护卫队,我为他们护旗的执着而感动。上海的天气晴雨不定,有时忽降大雨,队员们为了不让国旗被淋湿,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降旗,等放晴了再跑去升旗。从来没有人缺席,也没有过怨言。
比别人起得早,经受更多严寒酷暑,坚守的意义到底何在?在采访过程中,我渐渐找到了答案——国旗护卫队不仅塑造了队员们昂扬的姿态与气质,更赋予了他们坚韧、严于律己以及不轻言放弃的素质。训练刻苦,纪律严明,他们不仅是大学生,更是国旗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