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大咖秀/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网络鬼才”马伯庸的文学人生~~~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鬼才”马伯庸的文学人生
孜孜以求,专注于阅读和写作
王楠
  王楠 (复旦大学)

  大咖名片:

  马伯庸,本名马力,作家,人称“网络鬼才”。1980年生于内蒙古,父母是高级工程师,但据说马伯庸的数学考试未及格过。1998年开始在网上发表杂文,迄今网上流行着他所著的大量评论、杂文、历史普及、幽默小品文等,涵盖科幻、奇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诸多领域。2005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出道作是三国背景的谍战小说《风起陇西》,他将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描绘不见于正史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喜爱他的读者将《风起陇西》、《风雨〈洛神赋〉》、《三国机密》等马伯庸的代表作列为“考据型悬疑文学”,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可能性小说”。

  2012年,马伯庸写出了新作《古董局中局》,以古董的鉴别收藏为切入点,讲述一个家族一千多年来,守护国宝历程的小说,获得了众多新读者喜爱。马伯庸历史功底厚重扎实,文风多变,亦在《看天下》等杂志开设了个人专栏,是公认的“文字鬼才”和“创新三国小说第一人”。

  网络越来越红火的时代,网络文学成为新一代潮流,但是往往潮流中被席卷的较多,能成为砥柱的太少。当世界越来越浮躁,专注于一件事往往显得有些无聊,内心宁静的一角更难抵御喧嚣,然而,文学创作最忌浮躁与喧嚣。

  马伯庸的作品涵盖历史、科幻、影视评论等诸多题材,专注于阅读与写作,人称其作品“庸而不凡,灵动的文字,绘尽人生百态;亦庄亦谐,跳跃的灵感,书写文士之心;其文无不奇思妙想,庄而不致严肃,谐而不致油滑”。无论处于任何时代,专注于某一热爱的领域进行创作、并保持臻于完美的孜孜以求的作家,往往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

  专注 成就自己的历史

  这是马伯庸第二次做客复旦大学举办讲座,讲座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外来元素”为主题,他谈到,当文化传播到另一区域时需要融入当地文化,外来元素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以如今十分流行的星座学说为例,他进行了十分精彩的阐述。马伯庸笑语,星座学说并不是现代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它早在6世纪就已经随佛经进入中国。于是,一段关于星座的历史,他娓娓道来,像是抚摸心上的珍宝,像是展示一段传奇。

  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郭沫若认为,十二星座是从古巴比伦来的,原因之一是古巴比伦以沙漠居多且地势开阔,气象优势极佳,易于观测,故其天文学十分发达。黄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伦时代就已定名,巴比伦人又把整个黄道从春分点开始均分为12段,每段称为一“宫”,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称“黄道十二宫”。这些概念后来被古希腊人吸纳,到公元前后,“黄道十二宫”概念从希腊传入印度,6世纪随佛经进入中国,国外根据十二个星座创造的太岁纪年法也传入了中国。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句“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就采用了太岁纪年法,“摄提格”是太岁年名。马伯庸介绍说,太岁纪年法共有十二个太岁年名,是由外来传入中国之后的音译名称,分别与中国古代的十二地支相对应。

  马伯庸对各个星座名、星座图像等蕴藏的中西方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介绍引人入胜,演讲深入浅出,讲座当天,吴文政报告厅在讲座开始前就已几乎座无虚席,站着的听众也不在少数,场面十分热烈。引经据典并化为己用,实非朝夕之事,面对大家对新作《古董局中局3》的喜爱,马伯庸浅浅地笑了。正如爱默生所言,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读书 不宜抱功利目的

  马伯庸的演讲涉及许多中西方古籍与现当代历史著作,如他描述的“中国版本灰姑娘”——叶限,出自唐代段成式(约803-863)所撰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支诺上》。马伯庸揣测,灰姑娘的原型最早是古希腊的洛多庇斯姑娘,后来该故事传到中东,再传入中国唐代,被段成式写入著作,最后又回传欧洲,和中东民间故事以及古希腊民间故事合力融合,最终诞生出了灰姑娘辛蒂蕾拉。

  又如,西方的不死鸟与中国的凤凰的区分,为何二者并非同类但却翻译相同?马伯庸解释道,不死鸟浴火而生,而郭沫若先生最先将引用不死鸟之浴火而生,以涅槃描述凤凰;再如,他以古人著作内容介绍星座在中国古代的应用,《三国志平话》中提到,诸葛亮请刘禅夜观天象,见赤气上冲狮子宫,主益州有事,“狮子宫”即星座名。

  演讲将尽,在座的听众仍旧津津有味,亦不愿浅尝辄止,便问及马伯庸平日所读何书。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书单,而是分享了自己的一次读书经历,他在朋友处无聊便欲寻书阅读,只是不巧,朋友只有与石油相关的书籍,他便捧起来将其当小说看,相关石油以及机械机理等描述在他的视野里也鲜活起来。英国作家毛姆曾说,为乐趣而读书。马伯庸正是如此痴迷于书之体味吧,他说:“我的书单会很长,看书种类也很杂,不过看书的心态更重要;不要抱着太功利的目的读书,放松的阅读可能收获更大。”

  想象 流连于精彩“脑洞”

  喜爱马伯庸的朋友多亲切地称他为“马亲王”,据说是由于不少与他有接触的人都遭遇“厄运”,而他自己却每次都能“躲过一劫”。有网友结合他的口头禅“祥瑞”衍生出“祥瑞御免,家宅平安”之语,于是人称“祥瑞亲王”。马亲王笑称自己极无聊时好“开脑洞”,例如乘坐地铁时,想象地铁突然飞奔到未知星球会发生什么;例如一个人走在路上时,想象自己走在沙漠中并找到黄金,如何运输、分配、使用等问题可以演绎一系列与人性相关的故事;例如看到某一本书的封面时,看到其题目、封面、装帧,想象作者何以写这本书、写书时所遇到的故事等等。

  狄德罗说,“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马伯庸常常给自己一些想象的命题,这不由得令人想起遥远唐代的俊逸诗仙李白——“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个时代,时时自由与不羁,刻刻热烈与欢腾,可能性与限制性从来是相伴而行,宁静与喧嚣往往一念之隔。于宇宙之洪荒而言,人生之须臾可谓转瞬即逝,何以不辜负自己的时代,何以在无限时间的浪潮中激起浪花?毕竟文章千古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文学与网络结合的新形式也已成为潮流,于此时代,正如马伯庸所言,不要抱着太功利的目的而读书,专注地写作。“专注”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宁静、最长久的生存方式,为当下“网络鬼才”马伯庸的文学时代点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创业说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爱美丽
   第12版:天下游/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同乡荟/大学城
孜孜以求,专注于阅读和写作
大学生版大咖秀/大学城06孜孜以求,专注于阅读和写作 2015-05-13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