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职前事/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送给已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
~~~——送给已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成为一名很牛很牛的医生
——送给已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
张永兴
  张永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学期开始,又迎来一批踌躇满志的医学生,“医学院男女比例如何”,“第一次参与尸体解剖是什么感受”,“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是不是有种自信心爆棚的感觉”,新生们都想知道这些“接地气”的问题。本期“小医生笔记”与诸位专家、教授和学长学姐一道探讨,希望报刊前的你能够从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秘诀一

  基础知识要记牢

  我们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在听一个关于建高楼大厦与打好地基之间关系的故事,这个陪伴了我们童年的故事,对于医学生涯同样适用。众所周知,医学专业无论从课时数(五至八年制)、知识容量(涵盖生理、解剖等基础课程+内科、外科等临床课程),还是考试次数、考核指标,都堪称所有专业之最。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堆积如山的教材内容牢记并熟练运用,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况且这些知识都是散碎的,没有公式可以套用。

  “医学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医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不是学霸的同学可以考虑其他专业,”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统编教材《内科学》第八版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副校长葛均波教授在201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调侃道,自己虽然不是学霸,但有一颗成为学霸的心,“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记牢了这些知识相当于节省了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摸索探究的时间;而且,这些基础知识是临床决策的基础,熟练掌握才能看到病例‘心中有底’,见到患者‘心里不慌’。”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枯燥的记忆过程往往令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于是考前突击成为了不少人的应考法宝。但是,短期记忆并非长久之策,面对临床难题时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人比比皆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记忆这些知识呢?201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舒畅(现为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开创了以漫画辅助记忆的新方法,并凭借《一分钟医学速记》迅速走红,该书一时间洛阳纸贵。“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学医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舒畅在书的序言中写到。

  秘诀二

  临床思维很重要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学界,一直有这样的分类方法,即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分为三类--数学、科学、医学。对于将医学独立于科学之外的原因,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具有可证伪性,而医学似乎没有。哈佛大学博士、波士顿Bethlsrea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医学实验中心主任Jerome Groopman教授在他的著作《How A Doctor Thinks》中写到:医生往往要根据模糊的证据来做出判断,而且很多情况下主客观条件都不允许反复试错,必须依靠直觉而非按部就班的逻辑推理做出决策。

  “这种直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临床思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骆永清教授认为,临床思维本质上属于一种批判性思维,而临床决策则是权衡风险效用比后、采取试探性治疗的理性、基于风险管理的策略,“医生最大的敌人不是病魔,而是医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可糟糕的是,无论医学如何发展,我们永远也无法根除这种不确定性,只能学着与不确定性和谐相处。”

  不幸的是,人类的思维构造天生就不擅长应对不确定性,复杂的医疗现场更是加剧了这种劣势。“如今的医学已经朝循证医学方向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经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从未下降。当一名工作负担沉重的医生必须在二十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做出诊断时,他的临床思维会左右疾病的诊治方向,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说到这里,骆教授耸耸肩,道出了临床思维培养的不二法门,“只能靠平时的临床积累,外加一颗勤学好问的心;换言之,若想学会游泳,首先你要下水。”

  秘诀三

  仁爱之心不可少

  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个体,诊疗水平的好快不能单从技术角度评价,一个好医生应该是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完美结合。“医乃仁术,医德至上”,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医学是神圣的职业,要对患者负责、对生命负责。外科学鼻祖裘法祖教授谈到医德时曾经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看病治病不难,难的是把自己想象成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教授如是说,“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用心帮患者制定诊疗计划,这就是所谓的仁爱之心。”

  然而,仁爱之心不只体现在对待患者身上,也表现在对待自己职业的态度上。“我们的课业很繁重,经常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社会舆论也让我们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看到自己高中同学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自己有时也很茫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李玥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心情是复杂的,“也曾想过放弃,甚至偷偷地去医药公司投递过简历,但是每次听到患者出院时,说出‘医生,我们走了,谢谢您!’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又充满了能量,又会转身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

  【笔者手记】

  如果爱,请深爱

  繁重的课业、繁忙的工作、繁杂的医患关系、繁复的竞争和考核——这些茶余饭后调侃自己的谈资与无奈,都无法阻挡一颗对医学深爱的心。也许,成为一名很牛很牛的医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没关系,只要那颗深爱的心不曾冷却,那么,追逐梦想的青春便不会老去;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儿向着理想迈进,总有一天,当你拂去身上的尘土、擦干额头的汗珠,在患者的感谢声中会心一笑时,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那个很牛很牛的自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游戏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同乡荟/大学城
如何成为一名很牛很牛的医生
中国会计师面临人才短缺
大学生版职前事/大学城10如何成为一名很牛很牛的医生 2015-09-16 2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