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以创新的方式发挥着他们的潜能,发展着他们的品格、创造力和领导力;学校以创新的方式开展着素质教育课程;企业以创新的方式履行着社会责任,志愿者以创新的方式实现着自我价值。”一开始,JA高级项目专员庄晓莉就这样向笔者介绍道。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高中时代曾两次参与学习JA《学生公司》课程,谈到JA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他回忆说:“它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宝贵的成就感,有了对生活无所畏惧的冲动,让我大有去建立一番新天地的勇气。”
从企业里招募志愿者
在惠普工作了9年的姚遥2006年秋季开始有了一个新角色:作为JA(JuniorAchieve—ment)中国的一名志愿者在小学里授课。喧闹的教室里,面对讲台下二三十只高高举起的手臂,姚遥温婉地微笑着,轻轻点起身边的一个小女孩回答问题。听罢女生的回答,姚遥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让学生挑选。吸引这些学生的不仅仅是那些小礼物,还有这堂课的主题———《肯德基与麦当劳》,这是学生们课桌上摆放的教材《我们的世界》里10节课程中的一课。与小学里通常开设的语文、数学或英语等课程不同的是,《我们的世界》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们学习到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乃至汇率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所用的课本也不是由教育部门统一编制的,而是JA中国专门编写的。
作为国际非营利性商业和经济教育组织JA的一个成员机构,JA中国1993年在美国创立。其创始人、美籍华裔企业家周保罗(Pau1C.Chou)2001年在北京设立了JA中国办事处。在周保罗看来,JA中国是连接教育界和工商界的桥梁,一方面与学校合作开展课程,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招募志愿者并获得资金支持。通过志愿者向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商业和经济教育,JA从1919年创建以来就一直沿袭着这一独特的运行方式。JA中国成立后,把这一方式也运用到中国。许多中小学的老师反映说,这些课程“填补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空白”,通过与来自企业的志愿者接触,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来自真实商业世界中的人,体验到实际的市场经济。而周保罗认为,更重要的是,志愿者的行为能让学生们从小感悟到“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正因为此,JA中国非常看重吸纳像姚遥这样的志愿者。周保罗介绍,2001年JA中国只有43名企业志愿者,如今已发展到4000多名。
与此同时,受益于JA课程的学生人数也从最初的1800名增长到60万名;JA中国的董事则从当年的5名发展到19名,多是来自跨国公司的高层,如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金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等。
“对我来讲,人生就是三件事情,一是如何学习,第二是多赚钱、多存钱、多捐钱,第三就是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周保罗,自小就从家道的变故中知道了一个道理———财富可以来,也可以去。他的两位祖辈都曾是清朝皇帝12年甄选一次入国子监读书的拔贡,曾经门庭显赫,直到辛亥革命后家道开始中落,随后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内战。小时候,周保罗几乎天天看到比他们更穷的亲友前来求助,父母却依然解囊相助,这让周保罗明白“你应该学会帮助别人”。这也是促使周保罗后来从一个企业家投身非盈利教育组织JA的重要原因。
CEO与大学生“对对碰”
“JA领导力论坛”是JA针对大学生的品牌项目之一。活动中,企业CEO将结合多年的个人职场成长经历及所见所闻,与学生分享职业生涯、职场经验及领导力培养心得体会。同时,JA将招募对职场有所思考并已经开始在JA教育项目中着手培养就业能力的学生,与企业领袖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职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进一步引发深层思考。通过双方多种方式的充分互动,CEO将帮助青年学生高屋建瓴地认识职场,思考个人职业规划,着手培养职场领导力,为成为未来经济社会领袖做好准备。
参加过JA领导力论坛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刘若楠表示,通过这次论坛受益颇多,尤其是在主讲志愿者的影响下认识到自我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会挑战、吃苦,挫折中学会自信、成长,开拓思维,给自己将要面临的求职给予很大帮助。
《事业启航》则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另一大项目。该课程激励大学生从各种角度思考职业发展,培养相关的职业化技能,从而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并对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来自企业的志愿者将和同学们分享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的心得和建议,帮助同学了解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技能,以及如何培养职业态度等。
“我们的课堂活动包括职业选择、求职、人际网络和简历制作、面试、如何做一名职场新人。在职业选择环节,我们会让大学生通过对自己更好的了解,扩展自身职业选择的视野,思考更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选择。接下来,我们会教授学生如何提高建立人脉和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了解求职的不同方法,学会有效的简历制作技巧,并提高自己撰写简历的水平,并通过模拟面试了解面试官希望从面试中获得的信息,为面试做好有效准备。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告诉大学生们如何做好一名职场新人,了解加入新公司后的准备,学习如何有效工作、适应新环境、了解职业道路发展,以及商务礼仪等。”庄晓莉为我们一一介绍。JA志愿者,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职员高琳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希望通过分享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能够对大学生找工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我和同事们都觉得能够在周末参与这样的志愿活动是非常开心、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而同济大学学生王楠则表示,志愿者告诉我,不要在别人都在投简历的时候去跟风,要沉静下来,认真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学习经历,了解和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然后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聆听自己的心声,发现自己的内在需求。
邂逅JA二三事
采访中,JA高级项目专员庄晓莉还为我们讲述了几个大学生与JA邂逅的故事。“也许你刚刚踏入校园,心里充满了兴奋和憧憬,也许你正在被繁重的功课压得抬不起头,无暇他顾;也许你即将毕业货已经毕业,面对未知的前途正在迷茫和忧虑,我们都希望你从接下去的两个故事中收获点什么,我们期待和你的邂逅。”她说。
郭明是北京大学电力系的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致力于社会实践与志愿工作。4年的JA生涯,使他从一名JA课程的学员成长为JA杰出志愿者;从一名JA校园团队成员成长为JA高校校园大使委员会主席。
郭明第一次做志愿者活动,就是给高中生讲授商业课程,那时的他,已经开始了经济学双学位的学习。第一次做志愿者,郭明的课程就因为是北京市新课改的第一堂选修课,而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他所讲的课程,也受到了领导、老师和记者的广泛好评,令他备受鼓舞。之后,他就在JA志愿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一名青涩的志愿者成为了JA的资深志愿者,并且逐步地参与到了JA项目的运行中,还经常为JA的新志愿者们做培训。郭明说,他并没有想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而是因为这么做就是他心中所想。在他看来,JA给予了他一个平台,让他的理想开始照进现实。
宋昊曾经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一员,加入JA,宋昊最简单的想法也就是希望能够与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和企业的员工多接触,于是,他积极报名加入JA。他曾邀请通用的财务团队去上外做工作坊,谁能想到他最后却去到了通用;他还组织过JA的JAVD,MESE,CG等活动和课程……JA给宋昊提供了很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上班族交流,其中不乏诸多著名外企,更有许多值得他学习的优秀的团队成员和企业顾问。宋昊表示,当你工作后,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我在JA的时候就认识了通用的同事,上班后,还碰到过许多其他企业的志愿者。走上工作岗位的宋昊同样闲不住,又回到JA当了志愿者,一方面是为了回报JA曾给予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对JA的信任,想为更多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JA中国董事、波音(中国)总裁王建民曾说,JA里有一群有理想、善于学习、发挥兴趣的优秀大学生,他们自信、执着,深深打动了我。这样的人正是企业追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