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咖啡馆/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虚拟现实技术元年”来了,第20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畅想——~~~
“虚拟现实技术元年”来了,第20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畅想——~~~
“虚拟现实技术元年”来了,第20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畅想——~~~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拟现实技术元年”来了,第20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畅想——
掌握更多虚拟技术 现实生活会更美好?
马丹 董纯蕾
■ 两位主讲嘉宾,左: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杨旭波,右:米粒影业副总裁、米影科技总裁陈琪祎
■ 一九六二年,虚拟现实的“先驱”设备“Sensorama”诞生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董纯蕾

  如果你是个恐高症患者,因此错过了很多“一生中必须要去的”风景,那么,虚拟现实(VR)技术或许会是你的“药”。VR技术能让你身临高境,逐步适应和锻炼,最终摆脱恐高症;又或者,你可以来一场虚拟旅行,不必真正登高就能真切感受高处的风景。这不是科幻片的情节,“VR技术元年”真的来了! 

  在星核VR乐园咖啡馆成功举办的第20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为广大读者揭开了“VR君”的酷炫面纱:虽然人手一套VR装备的时代尚未到来,但是,不仅仅是娱乐,VR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虚拟技术可望更多更好地优化现实。

  “VR君”已存在50多年

  仿佛一夜之间,VR成了全球的新兴科技热点。VR究竟是什么?主讲嘉宾、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杨旭波说,VR(VirtualReal—ity)是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使用者可以通过VR系统进入一个可交互的虚构世界里,通过多个感知通道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的沉浸式体验。 

  “但VR技术并非新事物,也不是突然有了突破性进展,它其实已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演进。只不过,近一两年来,它才走出了实验室,走进了大众消费。”杨旭波说,如今市面上可购买的VR眼镜等硬件设备,其技术原理几十年前就已被应用,最早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62年,一款名为“Sensorama”的设备就是虚拟现实的“先驱”,它可以让人们坐在椅子上、把头探进去,通过三面显示屏来形成空间感,从而实现虚拟现实体验。3年后,头戴式的“Sutherland”显示器出现,只是当时囿于技术限制,体积庞大而沉重,需要在天花板上设计专门的支撑杆。 

  “此后几十年间,也出现了许多厂商,生产了许多性能更好的VR头盔,但VR体验始终是一个昂贵的体验,技术支撑的成本至少在万元美金以上,因此,面向消费者端的产品始终没能形成潮流。直到OculusVR公司的出现,将VR眼镜的硬件成本降至500美元以内。2014年,Oculus第一款VR眼镜诞生,卖价只有350美元。”主讲嘉宾、米粒影业副总裁、米影科技总裁陈琪祎说,各个金融行业报告都显示,未来VR将是一个新兴蓬勃的产业,DigiCapital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美元,安信证券认为虚拟现实将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有时日

  今年初,中国首家VR乐园悄然在上海八号桥现身,人气爆棚。这个硬件投入上百万元的乐园正是由米粒影业投资建造。乐园建起来了,是否就意味着VR技术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陈琪祎坦言,还没到这这个阶段。“虽然乐园是VR技术一个很好的运用场景,但如今的VR技术在消费者市场的商业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偏高、缺乏内容仍将是未来一两年阻碍VR进入普通中国家庭的最大瓶颈。” 

  据陈琪祎介绍,目前头戴VR设备最强的生产商有3家,分别是Oculus、HTC和索尼,但除了Oculus此前宣布要推出消费者机型外,其他两巨头都还没有进行量产,主要还是专供内容开发商的开发样机。“首先,普通人要在家体验VR,要对PC(个人电脑)进行升级,至少需要花费上万元将配置升级至高等级。其次,VR体验玩的就是内容,但目前全球范围内,VR内容相对匮乏,没有了内容的VR设备就相当于买了一台没有操作系统的电脑。因此,在中国,以VR乐园的形式来普及,或许是当前比较好的做法之一。” 

  两位嘉宾展望说,目前技术上已能实现VR体验过程的全记录,甚至完成体验者在虚拟环境中的“自拍”,而VR头盔的舒适度也将大有提升。

  虚拟现实是多学科的杰作

  VR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融合了多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图形和仿真。同时又结合了图像与视觉技术、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心理学、设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应用也非常广泛。”电影游戏等娱乐产业,是VR目前最成功的应用方向,当然这不是全部。杨旭波指出,VR头盔并不是虚拟现实唯一的实现途径。一些“虚拟”的生活体验服务也已悄然出现,包括虚拟试衣、虚拟驾驶、虚拟旅游、虚拟看房、虚拟装修、虚拟设计等。 

  又比如,VR未来可能成为“训练高手”。它可以模拟军事活动的场景,在计算机打造的环境里进行军事演练。它也可以模拟医疗救助的现场,训练未来的医生护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训练的成本。” 

  而在医学健康上的应用,很可能将是VR的一大发展方向。杨旭波说,VR技术可用于各种心理问题的辅助诊疗,比如,恐高症、社交恐惧症、恐飞症甚至自闭症和创伤综合征等。“医生可以利用VR场景,来给病患逐步进行心理脱敏治疗。”

  新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有朝一日,VR技术真的发展到《黑客帝国》中“人人脑后插管”的地步,我们的生活真的被VR技术全盘“接管”了,岂不是人脑都被电脑控制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我们如何控制它的应用方向。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而言,我们还是希望发展这些新科技,毕竟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杨旭波表示,VR技术的深入应用的确会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深层次的人机互动也可能导致机器对人脑的控制,要避免这些风险,我们一定要控制好应用,这方面需要社会伦理学的及早介入。 

  在昨晚的现场,也有从事心理工作的受众提出担忧,用VR技术来进行创伤综合征的治疗,是否会“不断撕开伤口”,反而刺激到患者,结果适得其反?杨旭波说,VR目前仍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呈现的场景真实度和激烈程度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进校园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咖啡馆/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易精彩/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创业说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聚光灯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掌握更多虚拟技术 现实生活会更美好?
身临其境,虚拟现实颠覆“视界”
扫一扫
大学生版咖啡馆/大学城06掌握更多虚拟技术 现实生活会更美好?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