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可忽视宝宝的“恋物情结”
图 TP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总是会遇到不少头痛事。比如,有不少家长恐怕都碰到过类似案例中有“恋物情结”的宝宝,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恋物情结”呢?要不要去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

  案例1

  豆豆一岁半了,最近妈妈发现她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每次睡觉时都要把她小毯子的一角紧紧地抓着贴着嘴巴,时不时还 用嘴巴“嘬嘬”,换了其他地方睡觉时,也一定要把她的那张小毯子抱过去,不给她就哭闹着不肯睡。妈妈实在搞不懂豆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依赖,她很担心豆豆长 大了也好难改掉这个毛病。

  案例2

  两岁的丁丁有个小毛病,就是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要抱着她最爱的那 只泰迪熊,有时妈妈看到她的小熊弄得脏兮兮了,就想拿去洗洗,但丁丁说什么也不肯,妈妈实在拗不过,只能再买了个一模一样的泰迪熊,弄脏的时候好偷偷“掉 包”拿去洗。她实在不明白为何丁丁唯独是对这只泰迪熊“情有独钟”呢?

  恋物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儿童保健科专家表示,恋物在年幼的宝宝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宝宝恋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还在婴儿期的时候,如果妈妈或者是一些贴近宝宝的照料者能够细心、耐心地抚慰他们时,宝宝们就会与这些密切接触的照料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表现为喜欢偎依着妈妈或者是密切接触的照料者。一旦孩子与妈妈或者是其他密切接触的照料者分开了,这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就会被打破,于是,宝宝 就会开始从身边寻找一些物品来代替,通常是一些质地较软的物品如平时盖的毯子、睡的枕头、玩的毛茸茸的玩具等,或者是与妈妈或其他密切照料者相关的物品,如妈妈穿过的衣服、妈妈买的玩具等,将之前的依恋关系转移到这些物品上,当他们感到孤独、焦虑或恐惧时,就会紧紧地抓住这个物品,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种安全感,这就是正常婴儿“恋物情结”的原因所在。

  不可强行夺走而是转移注意力

  在对待宝宝这种正常的“恋物情结”时,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要强行地夺走他们的“依恋物”,等他们再长成熟一点,自然就会慢慢减退对这些物品的依恋了。

  家长需要做的,首先是要保证宝宝依恋物的清洁卫生,当它脏了的时候,可以趁孩子睡觉的时候将其清洗、烘干,或者是购买一个一样的物品,在清洗时可以偷偷替换它。

  同时,爸爸妈妈要多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多花时间陪孩子玩玩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并带宝宝多点出去跟同龄的小孩玩耍。

  只恋物不与人交流则需就医

  专家提醒,想要帮助宝宝脱离这种依恋物时,不可采取强行夺走然后任由他哭泣的手段,不妨多尝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在家的时候,妈妈可以跟宝宝商 量,先把他的“依恋物”安顿好,然后帮妈妈一起干一些小家务活或玩其他游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妈妈不要刻意去提起他的“依恋物”,如果他自己想起时,可 让他回去取,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因为一次不信任的经历,以后想再转移他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只有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才能让他慢慢脱离掉“依恋 物”。

  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平时不怎么愿意与人交流,只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对着某件小物品情有独钟,整天不离手,当把这个小物 品拿走时,他就大哭大闹。执意不让他继续玩这个小物品时,他又寻找另一个小件物品继续重复地玩弄起来。这时家长就得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 儿童心理专科进行咨询,看宝宝是否患有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以便尽早给予干预措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产业·专版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旅游休闲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妈咪宝贝
   第16版:名人生活
不可忽视宝宝的“恋物情结”
从小听床头故事,成绩好
孩子常喝纯净水易蛀牙
1.5~2岁宝宝爱扔东西的亲子游戏
孕妈妈能乘飞机吗?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15不可忽视宝宝的“恋物情结” 2015-02-11 2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