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难以相信!回到家里,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仔细地盘问了小乐,小乐承认确实是他趁豆豆不注意悄悄地把那个小机器人的手臂拽断的。当我问他为什么要故意弄坏豆豆的玩具时,他气呼呼地说:“谁让他样样比我好的!”天哪,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崩溃,现在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小乐妈
答:小乐妈你好!
通常,宝宝在2岁左右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开始觉醒了。到了3岁以后,随着他认知能力的大大提高,他的自我意识也会大大增强,争强好胜的特点便开始显现出来。如果爸爸妈妈引导得法,那么这个特点可以成为宝宝的上进心,成为他将来不断进取的动力;如果爸爸妈妈引导得不得法,那么就会走向反面,诱发宝宝的嫉妒心理。
小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显然,你们全家都没有正确看待小乐能力强这个特点,竟然得意地称呼他为“小超人”。把小乐推到了这么一个高度,他自然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棒的,谁也没有他好,谁也不能比他好。一旦哪天有人超过了他,那么小乐的精神世界就开始瓦解,自信心受到重挫,行为就走上了极端。这是典型的嫉妒后期的心理特征。
当然,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嫉妒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关键是怎样去面对和解决。我给你3条建议。
第一,你和你的家人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小乐的能力,既要看到他能力强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不足的一面。“小超人”这样的称呼不妨用在鼓励小乐的时候,而不是整天挂在嘴边,这样小乐才会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第二,对于小乐这样争强好胜的性格,就不能再强化他的竞争意识,而是要多引导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比如全家人可以一起玩飞行棋,有时候小乐走得快,有时候妈妈走得快,但是不到最后的终点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赢家是谁。
所以当小乐在幼儿园没有得到表扬而表现出挫败的样子时,你就可以告诉小乐:“宝贝,这次是别人表现得更好,就像在飞行棋里他这一段走得比较快。没关系,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也会表现得很好。”这样说的目的是保持小乐的上进心。要是小乐在这方面确实不如对方,那么你可以教他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小乐,你力气没他大,可是你跑步比他快啊!他有他的强项,你有你的强项。妈妈觉得你也很棒啊!”以此帮助小乐找到一个心理的平衡点。
第三,最好能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对于小乐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老师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如果老师能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小乐在某方面做得很好,小乐就会感觉自己仍然是被老师重视的,心里的那点儿嫉妒情绪也会慢慢淡去。
儿童教育专家 刘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