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推算,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多万小学生正受到读写困难的困扰。但在中国,读写困难并不广为人知。许多家长并不了解,“读写障碍”并不是“思维障碍”或智商问题,它特指孩子智力正常,但读写能力差的情况。有些读写困难的孩子还具有更强的立体思维能力等其他天赋。根据历史记录和遗留的手稿,爱迪生、达·芬奇等人也可能有读写困难。
美国乔治城大学学习研究中心的吉娜薇·埃腾教授和同事曾运用脑成像技术,对有读写困难的孩子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这些孩子左脑后部负责将文字转换为声音的“39区”和“40区”不如阅读能力正常者活跃。耶鲁大学读写困难与创新中心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这说明,读写困难是一种有生理基础的、确实存在的医学问题。
天天很聪明,能说会道,却总记不住字形。即使记下来了,天天写字时也异于常人,比如“董”字,他是从下往上“画”出来的。
他告诉妈妈:“字像一团团的蚯蚓。”虽然可以生动地讲故事,但如果让天天对着书朗读,他就会跳字、跳行;考试写作文时,他也只写两三行就停笔。
这些都是读写困难的明显表现。读写困难包含三种情况:阅读和语言困难——在字词发音,阅读速度、节律,词汇量和字词理解等方面的困难;书写困难——笔画不规范,写字间距不一,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有较大差距等;动作协调问题——平衡力欠佳,握笔姿势不协调等。
这些困难首先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表现。成绩差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许多怀着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在统一的考试标准下,成了被老师指责、被同学嘲笑,同时深陷自我怀疑的“差生”。
理解是最有效的良药。另外,6~12岁是读写困难的最佳矫治期,如果能较早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提高读写能力。“拼音层层叠”游戏等类似的活动与训练则能够有效提升读写困难儿童的学习能力。程曼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