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职业,对于它的理解也停留在“药房发药”的阶段。实际上,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临床药师作为医师团队的一员,与医师一起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方案。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首开临床药师门诊,为百姓解答用药问题。
哪些情况需要咨询临床药师?
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
第一,药物联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那么这些药能不能同时服用、先后顺序、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者服用频次、日常饮食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就需要咨询药师。
第二,特殊剂型的使用。比如喷雾,其吸收速度和注射剂相当,并且给药方式简单、无痛。但由于很多人无法正确使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国内的使用量较少。
第三,使用误区的纠正。比如片剂,分为普通片剂、缓释片、控释片等,有些缓释或者控释片研碎就会失去缓释或者控释的作用,这在儿科用药中尤其常见。
第四,中药、中成药的使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副作用大多比西药小,但是也有特例。例如上海人喜欢服用膏方,但是有案例表明膏方导致肝坏死。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摄入量也有所区别,因此一定要在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药师是不是真的能够降低用药风险?
确实如此。美国临床药学院(ACCP)一项研究表明,医院因提供药学服务的药师数量增多而使用药错误率下降了65%,1000家医院中的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挽救了 400 例患者的生命。
药师能否帮助帮助患者降低医药费?
老百姓觉得原研药比仿制药好,总体趋势而言,确实原研药的质量比国产仿制药好,但就具体品种来说,也不全如此。另一方面,尽管原研药好,但是我们经济水平达不到,医保费用有限,所以我们要跟患者沟通,仿制药使用得当也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专业上,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选择出临床性价比最优的药物。
目前国内药师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是观念意识还没有转变,医生还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主体,药师大多还是处于一种提供用药建议和对部分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阶段;第二是专业的药师数量不足,需要培养更多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药学知识储备的专业人才,保障临床需求。临床药师个人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的提高。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刘皋林,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