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我生于1926年。在我看来,年岁就像股票代码,股票质量怎么样,和代码没有关系。
60岁以前的人生,只是在暖场。60岁以后,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时间富裕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难怪孔子说“六十耳顺”,肖伯纳认为“60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
香港名医朱增祥,53岁被确诊为肝癌,一直用中医调理,身体不错。没想到59岁那年,记者采访他父亲朱南荪,被婉拒,朱增祥只好替父接访,迅速成为香港中医明星。社会政要、各界名流和普通百姓纷纷涌向他的诊所,朱增祥因此累坏了身体,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重病中的朱增祥,不仅自己积极配合中西医治疗,为了减少为人诊治时所耗的体力,还专心致志地发明了拉筋凳,《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一书红遍大江南北,从而让无常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
60岁之后,需要拥有重心的极简主义,与潮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碳酸饮料和果汁,不随意介入他人生活,拒绝廉价易得的诱惑。
真正的极简,是明白我们身边99%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从而把精力放在1%的人或事上。比如,找出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持之以恒。对于生理上的细微变化也要格外注意。60岁以后不妨把记忆力测试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部分。一般认为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记忆力快速下降,而且还伴有大小便失禁以及精神行为方面的改变,要警惕老年性痴呆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