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妇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的情况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出血量,产妇若发现出血量较多,或阴道排出组织应及时告知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定时量体温
产妇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烧到38度。个别妈妈乳胀也可能引起发烧,但随着奶汁排出,体温会降下来。如有发烧,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置。新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度,就要当心。
产后活动
“产后一定要卧床好好休息”,很多人都会这样抚慰新妈妈,然而事实上,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总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仅不利于体力的恢复,还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引起尿潴留,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多喝水,及早排尿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而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加之产程中失血,以及进食过少会导致体液丢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补液。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若发生排尿困难,应让医生及时处理。
早开奶
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宝宝喂奶了。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其次,哺乳的行为可刺激大脑,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汁的分泌。所以产后新妈妈一定要早接触、早开奶、早吮吸,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奶就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注意个人卫生
产后出汗量多,妈妈要注意汗湿衣服后及时换掉,以免着凉。产后衣着要舒适,冷暖适宜,千万不要过分“捂”,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尤其到炎热的夏天时,容易造成产后中暑。新妈妈产后流汗、溢奶、恶露等都会造成卫生困扰,要注意清洁,勤换内衣裤,避免细菌入侵。注意会阴部卫生,勤清洁、勤换护理垫。医院里的护士每天会定时用专用的清洗液护理会阴部,给会阴部消毒。
合理安排饮食
顺产的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就可以马上喝红糖水了,等出了产房,新妈妈就可以吃东西了,但是产后第一天要吃清淡、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大米粥、红糖小米粥等。而剖宫产的妈妈在产后6小时内要禁食,避免产妇在麻醉期内正常的生理反射恢复之前,发生呕吐或吸入性肺炎等。6小时后可以喝些帮助排气的汤水,如萝卜汤,也可以吃些很烂的白粥。等排气之后就可以吃其他东西了,但是第一天要吃流质食物,熬的粥要烂,因为新妈妈这时候的肠胃是非常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