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散氏盘》,虎头蛇尾者居多,何故?在于四难——
一难,铭文内容枯燥,语句单一,所叙为西周畿内小国“夨国”攻打邻国“散邑”失败后,为割让土地赔偿给“散国”之契约。铭文无《兰亭序》雅集韵事之句,无《岳阳楼记》雄强哲理之言。二难,铭文字僻义深,释其文须有较强的古文字功底,不时需要查阅《说文解字》等古文字字典,否则一头雾水,或一知半解,乃至不得其解。三难,铭文字数虽达349字,剔除重复字及生僻字,实际可用文字仅百余字而已,难以作诗赋、楹联之语,令书法创作颇有难度。四难,铭文书体虽具特色,但字形奇古,笔顺与其他书体有别,书写无规律可循,欲辨识锈蚀模糊乃至笔画缺失之字形,专家至今都难有定论。更令书家如坠雾中,每每着笔于纸,或随意挥毫,或我行我素,常常不得要领。如此四难,无疑给热情高涨的初学者浇了一盆冷水,而缺乏古文字功底者,更是用词逼仄,无可奈何。习书者面对诡异运笔,自感难以坚持。
林子序先生曾主讲《散氏盘》铭文,他运用自身所积攒的古文字功底,对“钟鼎”和“小篆”书体发展脉络予以深切把握,加之多年来研究小篆书体之运笔规律,在钻研《散氏盘》书法的实践中,探寻铭文构形轨迹,以《说文》为本,参以甲骨文,深入浅出,层层剥笋,厚积薄发,迎刃而解,其新著《散氏盘习法举要》一书终于在上海书展问世。在这本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散氏盘习法举要》新著中,林先生除了对铭文作了基本的识读外,又专门就铭文予以注解和意译,对40余个较难掌握字形构件的每个单字,均标有笔顺图解,并附上了该字多个时期(如殷商、周早中晚期、春秋、战国、秦汉等)的书写范例,供书法爱好者参阅,终使《散氏盘》有了“习法举要”,这也成为林子序先生继出版《小篆习法举要》、《500字通篆——识记小篆的捷径》后,“习法举要”又一系列力作问世。同时,他另有一册《篆书千字文——附篆形析疑》新著,也在今年的书展中同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