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助残就业。镇上通过三种途径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员就业工作,全镇482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员就业率达到100%。一是从政策上支持残疾人员集中就业。镇上的浙东铝业等3家企业,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吸纳残疾人员215人进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分别安排力所能及的工种和岗位,让他们在劳动中增进自信与快乐,还每年获得三、四万元的工资报酬。二是支持残疾人员自谋职业,从事零星的服务业工作,例如开设理发店、补鞋店、零售店、种花养花服务业等,从工商办证、经营场所等方面提供方便。由于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讲究诚信服务,小生意做出了好声誉,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还起到为社会服务拾遗补缺的作用。三是鼓励残疾人员分散按比例就业,有108人因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文化的残疾人员分别被吸收进企业,有了新的工作。
加大财政扶残力度。每年的助残节和元旦、春节,镇和村(居)将走访帮助残疾人员列为重点对象,今年已对674人次的困难残疾人员进行家访和经济补助。镇上为残疾人员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大病重病医疗保险,今年上半年已有48人次残疾人员获得人身意外险和大病重病医疗险的补偿。对重残人员按规定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确保残有所养。为残疾人开设“阳光家园”,50多名残疾人员和精神病患者分别在下属的“阳光之家”“阳光心园”和“康复援助中心”参加学习和健身活动,从事简单的工艺品制作,让他们在集体大家庭中愉快生活健康成长。还对5名在校的残疾人学生,在完成义务制教育后,资助他们进入高中学习,直至大学毕业。
发挥残疾人员的智慧。针对残疾人员中不乏有文化有创新的人才,镇和村(居)人员通过走访,扬长避短地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海涯村肢残人员方明康身残志不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负责的报刊接送工作,30年如一日,完整及时地把地方政府出版的报纸送到村民家庭。去年以来村里开展创建“美丽人家”活动,他负责近20户村民一个埭的创建工作,由于其家庭以身作则,又注重思想工作,带动全埭村民很快成为全村第一批成功创建“美丽人家”,为其他村民做出了榜样。金光村残疾人员叶桂彬担任助残员15年,走遍全村150多名残疾人员家庭,积极为他们就业、医疗和生活等方面排忧解难,被许多残疾人称为是他们的“贴心人”。通讯员 汤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