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互相督促
浦东金桥镇张桥居委会率先成立了全部由糖尿病人群组成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由团队长朱梅带领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全程指导。33位组员全年活动30余次,定期举行培训讲座,搭配营养餐,定期测量血糖,开展太极拳培训等等。
居委会卫生干事、组长小郭介绍说:“一些60岁左右的阿姨,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讲,正是吃得动、玩得动的时候,原来想着年轻的时候好东西吃得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以享受了,可通过组员活动后发现,控制血糖还是两个关键点,那就是膳食合理、管住嘴。”
每天傍晚,总有组员们三两结伴,在小区健身路上慢步走,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中老年人跟着“跑”了起来,“糖尿病控制小组”的名声不胫而走,带动更多的居民加入进来。
“同伴”专业指导
长宁区仙霞街道大金更居委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有42名成员,其中10人是糖尿病患者。每个月的24日,57岁的组长胡阿姨、仙霞街道地段医院的医生都会到社区准时开讲。
从去年开始,一个月讲高血压,一个月讲糖尿病,一个月讲膳食平衡,知识不断更新。胡阿姨笑着说:“每次讲课前,都要提前10天做功课,做好方案给医生过目。”胡阿姨既是组长,又是“健康大使”,可她的糖尿病知识哪里来的呢?原来,每隔半年,长宁区爱卫办就会组织小组长接受糖尿病控制相关培训后,组长再把核心知识点传授给组员。
“吃什么”,这是胡阿姨最关心的问题,走在小区里,她总是会问候一声,“今天吃了点什么啊?”“糖尿病人要两小时吃一点,只要控制量,水果什么都可以吃……”为了了解组员吃什么,她还会不定期“家访”,从今年开始,她又要求每个组员发展一名组员,带动社区居民一起控制糖尿病。
搭建保健平台
闸北区临汾路375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长杨嘉霞,自己就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从得了糖尿病,心里好紧张,很郁闷,可是我又不甘心。”
从医学期刊上她了解到,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危害大的是并发症,及早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她开始关注周围人群,发现仅她居住的楼组就有5人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小区老年人居多,患糖尿病的人也不少,有60多人。
2010年,她组建起了“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24名成员中糖尿病患者有20人,而后又成立了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针对组员自身健康状况,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制定自己的具体目标与措施,在指导医生帮助下,将中医预防知识融入进来,组员们学会了降糖操、糖尿病穴位自我按摩等。通过小组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自我保健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