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高考零分考生后悔年少轻狂“挑战高考制度”——
“零分是我一辈子的痛!”
尹安学 叶婷
  别人参加高考,挥汗如雨,冥思苦想,他却在高考试卷上四处乱写“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他以考零分为骄傲,“考满分不是本事,能每道题都答,但最后得零分,这才牛。”

  他不是疯子,年少轻狂的他只是要以此对抗教育制度。3年过去,饱受打工之苦的他,最终后悔了。

  事前蓄谋“高考零分”

  今年7月初,22岁的徐孟南在天涯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今年上海一考生故意高考交白卷考零分,借此复制韩寒的成功,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徐孟南马上回应,抨击这种行为不妥。没想到后来调查发现,此人考零分,是因为已经被体育学院提前录取了。

  这让徐孟南很狼狈,他愈发不能原谅自己。这个来自安徽蒙城的男孩,祖辈世代务农,他是村里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孩子。高二开始,喜欢写作的徐孟南接触了大量批评教育制度的课外书籍,“我发觉现在的高考体制有太多弊病”。成绩下滑后老师对他冷落了,这更让他受不了,“老师不关心你心里想什么,他们只在乎成绩好的学生。”身边一些同学严重偏科,无缘理想大学,“我觉得教育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徐孟南构想出一个自创的教育理念———“三人行”教育体制。这种教育模式取自“三人行必有我师”,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教育,考大学过程中,文化课得分只占一部分,“让大家上大学无痛苦”。

  高二下学期开始,徐孟南开始写作中篇小说《三人行教育》和70万字长篇纪实小说《高中三年读了啥》,介绍他的教育理念。高三时,同学们紧张备考,徐孟南却想着创作。

  持续熬夜,两部小说终于写出来了,徐孟南满心欢喜将小说寄给心仪的出版社,“没有一家出版社理我,我也向韩寒求助过,但他也不理我。”徐孟南觉得自己就是“安徽的韩寒”,韩寒都不理他,他很无奈。

  “文革”时期高考“白卷英雄”张铁生、2006年高考零分生蒋多多成了徐孟南的偶像,他萌生了高考考零分,借此成名,表达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们都不理我。于是我想利用非平庸的高考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获得一种话语权。”

  徐孟南瞒住了身边所有人,包括他爸妈、好友。2008年高考,场场考试,他都故意违规,在试卷上四处写上“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我是蒙城二中的……”有时还在神圣的高考试卷上阐述自己设想的“三人行”教育理念。徐孟南的目标只有一个:想方设法考零分。

  繁重打工“消磨梦想”

  高考成绩揭晓了,面对同学、亲友的疑惑、叹息,徐孟南没有一丝后悔,他主动向安徽、上海的媒体报料,引来几家媒体的报道,徐孟南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心跳加快,我成名了,我言中了!会有出版商肯出版我的小说了!父母不会再说我写的东西没用了!别人不会再误解我了!我成功了!” 

  不过,媒体报道只是昙花一现,两天过后,再也没有媒体理他,而且媒体大多负面的,批评他的幼稚。让他引以为豪的“三人行”教育理念,更是无人问津。

  7月的喧嚣过后,同学奔赴各地上大学,徐孟南只能跟着父亲到上海打工。一下子从象牙塔变成一位农民工,整天简单的劳作,让徐孟南十分失望。一个月后,不堪重负的徐孟南,悄悄从上海回到合肥,向媒体诉苦,希望寻求帮助,他想上大学。高考录取已过,没有哪所大学愿意接受他,连民办大学也不愿意。朴实的老农——徐孟南爸爸急得直跳脚,“你这样抵抗教育制度是违法的,不要再惹是生非了!”徐孟南听从了父亲,乖乖回到上海继续打工。

  对徐孟南来讲,每次与高中同学联系,对他都是一种折磨:那些读高二时成绩远不如他的同学,已经考上本科,端坐大学教室,接受高等教育,而自己却做着最没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每日累死累活。

  但每当夜幕降临,工友们都出去休闲了,徐孟南静静待在自己的铺上,默默编写着自己的纪实小说《高考0分生》。没有电脑,只好拿出手机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再发到网上。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20万字的小说终于完成了。他把这本小说连载到自己的博客里,今年初推到新浪读书频道。

  “要先适应再去改变”

  3年的时光,让徐孟南对当年的选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渐渐地感悟到:“促进教育改革的道路最好是:先去适应它,然后去驾驭它,最后去改变它!”

  3年前,有记者采访徐孟南的班主任王老师,她对徐孟南不满教育制度、自创新教育理念的行为感到很可笑:“一个孩子,可能连教育制度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可能提出什么新的教育理念?!现在高考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大规模选拔人才肯定还是需要这种考试。”

  如今徐孟南也开始明白了老师的话,“零分是我一辈子的痛!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考试上大学。”

  今年5月,这位22岁的小伙子独自踏上了“劝学路”——随身携带一个自制木箱,里面放着4000多份宣传单,先后到南京、合肥、郑州等地,到当地普通高中宣传,呼吁大家千万要好好参加高考,使劲考出好成绩,“我不想别人再做蠢事。” 

  羊城晚报 (尹安学 叶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综合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公众服务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2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22版:地产新闻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家电生活
告别收费思维才能真正还路于民
铁老大上网
广东拟行新政 “裸官”不能任一把手
广东河南将先行取消农民工称谓
农村学生午餐补助3元符合国情
“零分是我一辈子的痛!”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0“零分是我一辈子的痛!” 2012-01-06 2 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