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案件是这样被侦破的
到案件侦破整整一个星期,他从早晨5点开始到晚上8点,带着徒弟不停地辗转于全市各个公交车站。等窃贼团伙被抓获,胡雪林想放松一下,解除全身疲惫,就到健康浴室泡了个澡,并请修脚师傅修修脚。修脚师傅抓起他的大脚搁到膝盖上,惊叫起来:“你干什么的?怎么脚底四五个血泡?”胡雪林走路时,只觉得脚底有些刺疼,不知道已磨出了血泡。他把侦查金项链案件的经过,告诉了修脚师傅。“哦,你原来就是报纸、电视经常报道的专抓小偷的胡大个子?”脚修完了,老师傅表示分文不收。“就算我也为社会治安作点贡献吧!”“不行,不行,你靠手艺吃饭,咋能让你白费工夫?”但老师傅就是不肯收钱,胡雪林到楼下小卖部买了一包玉溪香烟塞给他。
案件是这样被侦破的:到了第七天,胡雪林在靠近大润发大卖场马路边的10路、23路公交车站台边,发现有三个男子分头蹲在地上,却不上车。似在等候什么?每有一辆车到站,乘客下车时,他们的目光就总在女人的脖颈上溜来溜去。胡雪林初步判断,这三人大概就是割女人项链的家伙了。他不动声色,在不远处观察,看他们如何下手?
一会儿,从高治镇开来的23路车进站了。车内有很多戴着项链的农村妇女。这三个男子一看有“猎物”了,就站起身登上了车。胡雪林和两位徒弟随后也上了这辆车。车行至大市口,一农村妇女下车,脚刚落地,一男子趴下抱住妇女双脚,口吐白沫,似突发癫痫,晕死过去。女子被绊倒,吓得大叫:“不好,不好,这人犯病了!”这时,另两男子在一片混乱中,夹在妇女两旁,一男子用早就备好的剪刀剪断女子脖颈上的项链,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项链装入口袋。
“嘿嘿,你们玩神经呀!”胡雪林用手铐铐住了夹住女子的两男贼。那个装癫痫的男子还像死猪似的躺在地上。胡雪林朝他头部轻轻踹了一脚,喝道:“爬起来,我给你治病!”
该男子知道被人识破玄机了,头脑忽地清醒了,乖乖地站了起来。从他口袋里搜出了六根金项链,还有几盒用来迷惑人的癫痫治疗药……
胡雪林在识别小偷方面并没有“特异功能”或“第六感觉”,但应该承认他有一双“神眼”,能通过某些常人不注意的细节,判别对方是否有偷窃的企图。比如看对方的眼神,如果一个人的眼睛老在他人装钱包的口袋上溜来溜去,显然心存不良;比如小偷一般都不会穿高跟鞋、皮鞋,多穿松软易跑的平底鞋或旅游鞋,为的是一旦被发现方便逃脱……这些或许可看作小偷的一般性特征。
如果了解了这些简单的窍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小偷,那谁都可以当反扒大队长了。而胡雪林的过人之处也就不存在了。应该承认,胡雪林在这方面或许有特殊的天赋。就像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一样。有些东西是别人无法轻易学到手的。由于偷窃手法的花样繁多,具体到某个偷窃者身上,情况则会完全不同。而胡雪林的“神眼”也就“神”在这里:他能根据那些在各种情境中呈现的千变万化的细微特征,瞬间作出判断……
这里又有一例。
2009年10月,镇江实验中学在市体育宫举行学生运动会。除了学校的师生,来看热闹的还有很多市民。在体育宫门外停满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除非家中经济困窘,父母给孩子买的上学用的自行车、电动车大多为名牌高档车,有的喜欢玩车的学生骑的是价值超过千元的山地跑车。这天上午,胡雪林和几个徒弟坐在面包车上,车子停在体育宫一侧。透过车窗,他们观察着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这时有四个年龄在三四十岁上下、衣着光鲜的女人,都肩挎女式背包,晃晃悠悠地从面包车旁走过。胡雪林问徒弟:“你们看,她们是干什么的?”徒弟知道师傅既然问话,他心里其实已有了结论。徒弟又特别打量了一番四个过路女人,实在看不出她们有什么可疑迹象,就猜想“她们是走亲戚的?”“她们是来接小孩的?”似乎都不像。走亲戚四个女人怎会凑巧碰在一起?如是接小孩的母亲,她们的穿戴用得着这么讲究吗?而且衣着风格明显不同于镇江本地人。那么她们是偷东西的?凭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