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92年2月12日,春节后不久的一个上午。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大地;“立春”刚过没几天,温暖的风中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小平同志十点左右到达旗忠村。国家主席杨尚昆、上海市领导吴邦国、黄菊,还有小平同志夫人卓琳、小平同志的女儿等,陪同老人家一道到达。小平同志走下“考斯特”旅行车,与迎候在车下的县乡村干部亲切握手。村民们奔走相告,见了“邓伯伯”的村民则个个喜出望外、热情招手,向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致以敬意。
有趣的是,这时旗忠村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列队举行少先队仪式。他们戴着红领巾,高举队礼,列队行进;鼓乐队的鼓声整齐雄壮,小号声更是响彻云霄。这一下子引起了小平同志的注意。他老人家稳步走进小学,走到鼓乐队面前,很有兴趣地看着这些孩子们。
小平同志一贯喜欢孩子。无论在哪里,他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慈祥的爷爷。看着这一操场的农村少年,小平同志十分感慨,他说:这些小朋友是新中国最幸福的一代人。他随后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旗忠村小学,对这所农村小学的环境、校舍和设施很是赞赏。当他看到学校还建有一座游泳池时,笑着对周围的同志说:小学有游泳池,这里是第一家。
快近中午时,学校开始了课外活动。孩子们在操场上看到了小平同志,纷纷涌来向他老人家敬队礼,齐声叫:邓爷爷好!小平同志高兴地挥手回应,说:小朋友好!在幼儿园里,小平同志看到一位女教师手里抱着一个男孩,亲切地走了上去。女教师伸出双臂,把手中的孩子抱到小平同志面前。孩子见了邓小平同志,连声叫“邓爷爷好,邓爷爷好!”小平同志就像见了自己的孙儿一样,开心得笑了起来,他也伸手抱住孩子,在孩子的小脸上连着亲吻了几下。随行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柳中央按动快门,定格了这一宝贵情景。小平同志亲吻农村孩子的这幅照片,一时传遍全国。
又十年过去了,小平同志视察旗忠村已经整整二十年。我多次去旗忠村,想看看小平同志亲吻过的男孩长多大了,但一直没遇到;今年年初五,我又去了一次旗忠村,这次很巧,男孩一家都见到了。
那个男孩,现在长成了近一米八的小伙子!
孩子的祖母徐新娟说,小平同志来的那天,她还在家“孵太阳”呢,邻居们奔来告诉她:“邓伯伯到幼儿园去了!老师手里抱着你孙子,你孙子小嘴巴真甜,‘邓爷爷好,邓爷爷好’叫个不停。邓伯伯很高兴,停下来抱你孙子,还吻了他的小脸。这孩子真是好福气啊!”
孩子的父亲汤建忠和母亲黄敏华,想起这天就很激动,他们说:“那时我们都在村里的纺机厂工作,下班后我们去幼儿园领孩子,老师就告诉我们说:‘你家孩子好福气,今天邓伯伯抱他了,还亲吻了他!’这孩子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宝贝,我们当父母的做梦也没想到!”
男孩名叫汤佳赟。20年来,他跟旗忠村的同龄人一样,受到了村里最好的教育。走出幼儿园后,他在旗忠村小学读了5年书,接着又成了强恕中学的学生;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杨浦区闵行区两所学校里学习“造型设计”,2007年毕业后,在一家服装厂当过统计员,现在在旗忠村从事公益工作。
汤佳赟一家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有三件事——
一是20年前还很困难的汤家,现在家境大大好转,他们跟旗忠村所有农户一样,也住进了漂亮的别墅小区;二是汤佳赟这孩子出息了,他在学校学了“造型设计”,家里的新房装修,都是按他的设计思路施工的,电视墙上的花纹图案还是他自己画的;三是这个23岁的小伙子,今年找到女朋友了!小姑娘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在闵行区一家公司工作。
要是小平同志再次来到旗忠村,看到村子发展得这么好,又看到当年的孩子们都成了新农村的建设者,他老人家该有多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