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外贸逐步扭转了持续下滑的颓势,并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的发展。危机爆发前,我国占国际贸易的份额约8.8%,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0%。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16.7%提高到28.9%。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全球需求萎缩,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流动,2008年10月起我国吸收外资也一度滑入下降空间。“我们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外资一度大幅下滑的局面迅速得到遏制并实现较快回升。”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
2003年至2011年,我国共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9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已20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在世界经济减速和金融格局动荡的灰暗背景下,中国企业正热切地寻找“走出去”的机会。统计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20多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688.1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172.1亿美元,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资产总额累计超过1.5万亿美元。
新华社记者 王希 张遥(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