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韩正市长提出要将新江湾城建设成为“21世纪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城区内除部队地块和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由各自自行建设外,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上海城投负责开发建设。由此,这座老机场重新开始了自己新生的历程,其中的筑巢引凤,更是以高端生态居住区、国际标准社区、高新知识产业聚集地的形象引来国内外各方的关注和参与。
新江湾城“筑巢”的第一步是熟地化开发,就是对新江湾城土地先进行生地综合开发,然后再进行熟地转让开发。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居住,先环境后建筑”的原则,统一进行系统化基础设施和功能框架的搭建,这包括城区市政、道路、水系、景观的系统骨架搭建和学校、文化体育、交通等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功能布置,做到了筹划成熟、功能完善、品质高端。
新江湾城“筑巢”的第二步是挖掘发扬城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自然生态资源的挖掘上,新江湾城采取了多个创新举措:首次建立居住区内的自然保育地;首次营造兼具生态和景观功能、野趣天然的绿色廊道;首次倡导生态养护的理念,对原有植被、鸟兽动物等自然环境尽一切可能采用保留、保护、保育、恢复与修复技术。在文化资源方面,历史上的江湾文脉悠远,朱自清、叶圣陶、夏衍都曾在此办学。因此,新江湾“知识型”城区的构建就围绕着教育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策略和学科产业化而展开。如今,中福会幼儿园总部、上音实验学校、同济一附中、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等高品质教育品牌已经在新江湾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人才公寓建设为区域人才引进和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江湾城科技园“湾谷”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机制。
新江湾城的迷人魅力如今引来了“凤凰”,不仅众多国内外知名地产商参与土地二级开发,更引来了众多国际优质品牌加入城区产业建设,这大大提升了新江湾城的价值吸引力。复旦大学产业机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入驻了新江湾城科技园区“湾谷”和尚浦领世总部园区,未来还将有更多国际企业在新江湾城华丽着陆。
短短十年,新江湾已从废弃的机场华丽转身,成长为具有现代都市活力、国际时尚气息和绿色生态魅力的“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社区,它已经涅槃重生。
明日介绍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