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伦敦眼
     
本版列表新闻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重”出行不容易
奥运会特殊装备运送的那些事
华心怡
▲美国帆船队“沉重”出行     图IC
▲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金牌的美国运动员苏尔  图IC
■92年来最年长的奥运参赛选手日本的法华津宽和他的爱马 图IC
  华心怡

  轻装上阵,说得容易。

  不谈争金夺银,必要的行李运至伦敦,已是一项大工程。战奥运,出行不能承受之重。

  水上扬帆论吨计算

  美国帆船队带来了包括10艘教练艇在内的61艘船。这些大家伙,足足超过18吨。

  美国帆船队主教练坎尼斯·安德里森已经习惯了如此“沉重”的出行。10个集装箱里装满了帆船、摩托艇、船帆、拖车,还有其他海上装备。“除了帆板可以被当作超常规尺寸的行李运上飞机,其他的器材必须走海路。”

  安德里森的队伍由16名运动员组成,大多数队员会有两到三艘比赛用船,船运的时间有时长达几个月。“奥运会的船大概提前一个月运出。我们也提前一个星期左右来到韦茅斯港以适应奥运会的风和天气。我们为船只上了保险,并且要求加急处理。”

  比赛用船从水路出发,但飞机航班仍因为这些即将起航的“水手”消耗更多的燃料。大多数的帆船帆板运动员每天都有几小时被海水浸泡,他们需要特殊材质的衣服来保护身体,以抵御潮湿以及海上的寒冷。在航行中,这些服装还将面对持续的磨损,“水上项目运动员的服装因为其功能性,都非常重。如果一件棉质T恤的分量以500克计算,那么我们运动员的运动服装至少是5倍以上,甚至更多。”从美国队抵达到比赛结束,累计26天。一天一件战袍,就已分量十足。

  空中飞跃撑杆麻烦

  高高跃起,平平飞跃,撑杆跳让不少田径迷着迷。不过很少人想到这些空中飞人的旅程,从来都不轻松。

  在伦敦奥运女子撑杆跳比赛中击败女王伊辛巴耶娃,戴上金牌的美国名将詹妮弗·苏尔,道出旅程中最痛苦的部分,“没错,就是那根像长颈鹿脖子的撑杆。”她试过船运的方式,不过仅此一次便放弃了。船运非常不靠谱,不仅效率低,而且送达时往往“少了胳膊断了腿”。“出国比赛我们经常采取的方式是打包5根甚至更多撑杆,然后来到机场地勤处,先展示一个大大的微笑。工作人员的心情非常重要。”去年苏尔来到中国参加田径比赛,她的经纪人在比赛结束后特别致电航空公司疏通关系。但到了机场,地勤人员铁面无私:“这么个大家伙无法装进我们的飞机。”那是一架波音747飞机。最终苏尔多逗留了一晚,搭乘第二日另一航班另一型号飞机回国。

  来到伦敦,苏尔带来了5根撑杆。没有人对奥运会参赛者的撑杆说不,但她还是支付了700美元的额外费用。“我的同伴们有时会在飞往赛地的途中被拒绝,她们不得不扔下自己的撑杆到比赛地借用他人的器材。所以我实在没什么可抱怨的。”

  草场驰骋什么都贵

  世界上最贵的运动是什么?马术当仁不让。

  参加奥运会的马儿,个个金贵,每匹超过上百万元,甚至有千万元的“宝马”。马儿们,如何“跑”到伦敦?让赛马坐飞机可不像人那么容易。一匹赛马在头等舱的费用为10万元左右,商务舱的价格也在6万元以上。装“马”的航班,都要经过特别处理。空中马厩中,客舱的温度、气压调至适合马匹生存的标准。

  而生存在欧洲的马匹,可以坐“欧洲之星”特别专列抵达伦敦。“马儿在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非常重要,同时你也希望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将马儿送到目的地,否则就等于比别的马匹消耗了更多的体能。”71岁的日本选手法华津宽透露,自己的战马正是从德国坐火车而来。

  从机场、火车站抵达的马匹,将由专门的运马车运往赛场。这些仿生态设计的“马车”,价格都在百万元以上。 (本报伦敦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17版:伦敦眼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伦敦眼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酒旗茶垆
   第B16版: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家居装潢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彩票看点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沉重”出行不容易
被放大的爱与哀愁
学会表达
广告
金牌榜
新民晚报伦敦眼A21“沉重”出行不容易 2012-08-09 2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