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高书友在铭言公司宜山菜市场摆了快6年的蔬菜摊位:“‘海葵’台风来了,晚上一直睡得不踏实,可货还得进,生意不能耽搁啊。”昨天凌晨2时多醒了后,高书友瞅瞅外面雨下得蛮大,又躺下。捱到3时过头赶紧起床。一路上风大雨大,电动车顶着狂风摇摇晃晃,只得放慢速度,两只脚撑地才能勉强维持平衡。尽管里外套了两件雨衣,到了批发市场,高书友全身上下还是湿透了。
时间比平时晚,可批发市场里的人却少了一半。高书友发现菜也涨了好多,前些天1.1元左右一斤的大白菜涨到了1.5元,小青菜的进价也高了差不多一半。“大家都知道这次‘海葵’台风厉害,前天不少居民囤了不少蔬菜,今天生意不会好。”高书友说,他就进了些胡萝卜、南瓜、豇豆和大白菜,容易保存,价格也涨得不太多,量也比平时少了一半。
等进好货,出门发现雨又大了好多,市场里已开始积水。“雨借着风势打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用手抹一把再往前开。”平时只有10来分钟的路,走走停停开了20多分钟。到了菜场,高书友发现刚刚捂干了的衣服又全湿了。刚停好的助动车也被一阵狂风刮倒。
快6时,天亮了,陆陆续续有居民来买菜,但人明显少了,一上午也没卖掉过去的一半。“过去我的菜中午就全部卖完收摊回家了,今天坚持到傍晚还不知能不能卖完呢。”高书友告诉记者,尽管生意不好,但明天一大早依旧会去进货。“风再大,雨再大,居民要吃菜,我也要做生意呀!”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