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人狗守望互助的感人故事犹在耳边,灾后流浪狗却成了城市一患。
飓风令人狗分离
一个闷热午后,新奥尔良的动物管制员考西把车开进让蒂伊社区,在一栋白色小房子前停下。一只被遗弃的斗牛犬躺在后院,瘦得皮包骨头,肚皮下垂着一颗硕大的瘤。房主薛克斯内德说,这只斗牛犬和另外两只奄奄一息的狗前几日被人扔在她房前。
考西往斗牛犬身上喷洒药水,赶走跳蚤,然后把它弄进车里,准备带回动物保护协会。他没时间留下来照顾另外两只,这已是他今天第三次出勤,还要赶赴下一趟任务——有人被流浪狗咬伤,这比照顾流浪狗更紧急。和平日一样,考西这天又工作到很晚。
2005年8月28日,得知“卡特里娜”飓风即将来袭,当时的市长纳金发布紧急撤离令。为防止传播疫情,灾民安置点不允许动物进入,大部分居民走时,把宠物都留在家中,以为自己过几天就会回来。谁料,飓风第二天抵达,摧毁53座防洪堤,灾情之重令人始料未及。大部分人直到现在都没再回来。被主人留下的动物或死于风灾,或变成无主生灵,流浪街头。
流浪狗繁衍成灾
如今的新奥尔良人口锐减,大部分地区仍荒芜一片,生机黯淡。很多房子虽没被洪水冲走,但因多日浸泡在两米至五米深的水中,已无法居住,成了流浪狗天然的避难所。流浪狗没打过疫苗,吃的东西也不安全,携带各种病菌,对儿童老人等免疫力弱的群体构成潜在健康风险。此外,流浪狗通常未做绝育手术,导致其数量在这7年内成倍增长。
新奥尔良动物保护协会执行总监佐里拉说,流浪狗增多主要归咎于灾后居住人口减少。因为流浪狗可以自由地在街上溜达,或藏在空屋内随意繁育后代,而无人向动物管制机构报告。
流浪客悉心照顾
空荡荡的房屋和街区也成为犯罪滋生的温床。截至2012年3月,新奥尔良的犯罪案件比上一年增加10%。为了自我保护,一些居民选择养狗。但对狗疏于照顾太过普遍。居民把狗拴在柱子上。有时候狗试图跳出围墙而绳索太短,就会发生被勒死的情况。还有一次,动物管制员普米利亚经过一户人家,看到房里没人,院内用栅栏围出一个狭小的狗圈,里面躺着两只斗牛犬,有一只已怀孕,面前的纸板箱内装满作为狗食的腐烂鸡肉,苍蝇乱飞。
主动照顾流浪狗的反而是那些流浪客,他们在各地游览,到一个地方就随便找个工作,或靠弹奏吉他维生。和美国其他地方相比,新奥尔良气候温暖、消费低,风灾遗留下的大量空房更是天上掉下来的免费旅馆,因此吸引大批流浪客停驻,冬天尤其如此。
“到新奥尔良之前从没见过这么多流浪狗。”流浪客尼基说,“这儿流浪狗多到恶心,随便上哪儿都能看见它们。”
尼基和其他流浪客组成了解救流浪狗志愿军。碰到被拴住却没人管的狗,他们就解开绳索,喂它们吃食、找新居。动物管制员也注意到他们的善举。有时候流浪客可能违法被捕,比如因为擅自占领民居而被捕,“我们就收留他们的动物,直至他们获释出狱。”动物保护协会的佐里拉说。
这些自身无家可归的流浪客往往给予流浪狗悉心妥帖的照顾,更让动物管制员叹服。“他们的宠物吃得好,收拾得干净,没有皮肤病。”动物保护协会的佐里拉说。
但新奥尔良动物保护协会正遭受着经费不足之苦,经常沦为市政削减预算方案中被牺牲的一方。佐里拉无奈地说,协会多年来苦苦争取联邦紧急措施署的拨款,指望用这笔钱来做动物绝育宣传、扩大收容流浪狗的设施,最好还能增添人手,以应对流浪狗之患。
沈敏